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3)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3)

共检索到 3 条数据

  • 非遗视角下的生态语保与语保效率 2020-06-01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一定程度上是要保护其赖以存的语言。本篇文章探讨了生态语保的内涵和外延,以明确揭示语保的本质、未来走向和具体意义。提出语保的本质在于语言的生态保护,即不仅仅要收集、保存和保护语言数据,而且要保持自然语言的活性,不能眼睁睁地看到一些语言在保护中消亡;不仅要保护尽量完整的语言材料,更要保护语言说话个体及其群体和种群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还要保持说话个体、族群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由此,在未来非遗保护和语保的发展方向上,要关注自身发展的生态性,使得非遗语保朝向生态化、网络化、智能化和高效化方向发展,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智能化保护与传承探析 2020-06-01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保护和传承一直是亟待优化的难题。在维护传统文化不变质的前提下,结合现代智能化技术——全媒体传播、大数据精准锁定关注用户和消费群体、全方位数字化记载、数字化智慧教育等——为后人展示更加优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精髓,传承传统手艺人的技艺,沉淀非遗文化核心。

  • 非物质文化遗产智能化传播的数字技术赋权逻辑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智能化传播的数字技术赋权特征主要体现在智能与仿真技术的运用及声音、语言和图像技术的融合两个侧面。人工智能综合利用了计算机识别、图像仿真等工具,最终形成非遗资源数据库技术赋权的智能体,它借助于成像技术,产出与非遗资源相一致的仿真场景,有效推进民众走进非遗的"内心世界"。非遗资源的数字技术赋权过程有助于压缩非遗承载者自身对数字技术认知的差距和差异,提升对非遗资源档案的处理效率,优化传统非遗资源的传播流程。因此,要对传统非遗资源进行搜集和整理,形成非遗信息的数据库,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对非遗信息进行传播和利用,从整体上对非遗资源进行改造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