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37 条数据
-
非遗香云纱纺织品服装图案设计 2020-06-01
香云纱是广东一种加工较为复杂的昂贵丝绸制品,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香云纱作为世界唯一采用纯植物染料染色的丝绸面料,已经成为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香云纱由于制作较为复杂、色彩暗沉等原因,消费者市场较少,为此提出非遗香云纱纺织品服装图案设计。通过将香云纱纺织品服装图案与花卉、剪纸以及刺绣等元素相结合,并采用现代化手段改变香云纱材料质感,让香云纱更加能够符合当代人的审美,拓展香云纱纺织品服装市场,使香云纱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得到更好发展。
-
浅谈湘绣在中职服装专业教学中运用的现状与对策 2020-06-01
自从《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这一文件中提出"教育体系应该将我国非遗项目纳入教学体系,让学生感受并认识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以来,有少数学校已经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了课堂,如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织锦,已经成功纳入了江华职业中专的服装专业课堂.为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湘绣能够纳入中职服装专业教学中,本文对湘绣的概念、特点和服装与湘绣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对湘绣运用于中职服装专业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现状提出了对策.
-
河北省博野县“花鼓落子”的舞蹈本体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勘察与整理对于保护非遗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非遗文化的发展血脉展示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是艺术与生活在历史渊源中所产生的共鸣所在,也是人类最为珍贵的精神财富。民间"花鼓落子"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缩影,本文通过阐述河北博野县"花鼓落子"的动作特征、舞蹈构图以及道具服饰进行统一的整理归纳,加深"花鼓落子"艺术形式的认知,为这少有的民间艺术形式的保护贡献一份力量。
-
水族非遗马尾绣传统工艺在现代高定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2020-06-01
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尾绣已经承载着数年的历史文化,是民间技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享有“刺绣的活化石”之称。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洪流中,人们着眼于社会上快速涌现又快速消逝的潮流,在追逐时尚化潮流的同时可能已经忘了我们本民族拥有的传统文化。例如水族的非遗文化马尾绣等传统精美的手工技艺元素,水族马尾绣是当今世界上唯一只能纯手工刺绣,不可以用机器刺绣代替的工艺,是刺绣的活化石,是文化精髓。通过使用马尾绣与现代高级服装定制设计相结合创新的形式,让这些优秀古老的的传统文化精粹走进大众生活,为大众所见,宣扬民族文化,提升中华文化印记,提高文化自信心。
-
传统设色融入服装色彩教学的思考——以蜀绣传统服装为例 2020-06-01
本文基于从遗产到资源的非遗保护视野,以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蜀绣为例,提炼蜀绣传统服装的设色特点,探讨传统设色融入服装色彩教学的意义,对非遗传承与设计教学的结合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艾德莱斯绸”系列非遗文化服装设计作品 2020-06-01
设计说明:作为新疆特色传统手工艺织品,艾德莱斯绸采用古老的扎经染色法,纹样轮廓朦胧,呈现"和云伴雾分不开"的效果,是中原纺织技术与民族本土文化的完美结合之作,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丝绸之路上的活化石"。系列作品通过拼接、印花等工艺将传统艾德莱斯绸纹样肌理应用于现代服装创新设计中,开启纺织非遗传承发展新时代。
-
非遗羌服羌绣特色化服装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2020-06-01
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需要发挥高校智库作用,通过人才培养实现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将是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重要方向和评价依据。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把服装专业人才培养与羌服羌绣相结合,以羌族文化为内涵、羌绣技艺为载体,基于羌服羌绣文化普及、课程特色教学改革、非遗羌绣技能培训和羌绣创意衍生设计的多渠道方向,积极探索羌服羌绣的特色化服装人才培养路径,加快高校背景下非遗文化的传承及创新进程。
-
非遗共融 2020-06-01
纺织非遗创新发展研讨会共话品牌共融。9月7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辽宁省纺织服装协会联办的纺织非遗创新发展研讨会在大连举行,本次会议主题为"非遗与品牌共融",旨在通过纺织非遗品牌展示,探讨纺织非遗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