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09 条数据
-
非遗保护传承背景下越剧表演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0-06-01
越剧曾被誉为“流传最广的剧种”,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非遗保护传承的大背景下,在建立全日制越剧本科专业后,越剧表演人才培养应该把握怎样的方向、建立怎样的模式,本文试作初步探讨。
-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PDCD”模式初探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无形的、世代相传的活态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在中华文化复兴的今天,如何科学并具开创性地展开我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非遗现有传承方式展开分析,论述了"非遗教育传承"的地位与作用,提出了"PDCD"非遗教育传承模式,对其构成的四个部分进行了详细解析,希望以此为非遗教育传承工作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
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院校“一室一社三创”“非遗”创业模式研究 2020-06-01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都追求一份"匠心"。文章对"非遗"创业进行解读,分析了"非遗"创业的必要性与策略,剖析了高职院校进行"非遗"创业的"天时地利人和",创造性地提出了在高职院校构建"一室一社三创"的"非遗"创业模式,以期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进行"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中的资源优势,展现当代高职生的时代使命与担当。
-
“非遗+文化”模式下文创产品的营销策略探索 2020-06-01
我国目前的文创产品产业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产品,需要在产品的营销过程中,通过相关资源的合理投入和营销方案的科学配置,方可让最终取得的产品营销水平提升。本文基于对非遗文化产品文化营销现状的分析,结合对于该营销工作目的的探讨,提出目前文化营销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
湖北省高校“非遗”传习所模式构建研究 2020-06-01
高校"非遗"传习所是指由政府牵头,高校为依托,以"非遗"项目传承人为核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知识传授和学习研究的文化场所。组建湖北高校传习所,是湖北"非遗"事业保护的需要。湖北省高校"非遗"传习所模式可以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科学设计"非遗"课程体系、传统技艺与现代教育结合、推动"非遗"市场化发展等方面构建。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模式探索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保护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继承。结合临县义居寺保护开发实际,阐述非遗保护创新模式的意义,探求非遗保护创新模式的措施,提出要构建与文化产业和谐发展模式、推进非遗生产性保护、培养非遗保护相关人才、推进全民化参与,让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
区域、空间、文化共享的“非遗保护”模式构建 ——以西北少数民族刺绣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保护中,如何采取适应项目自身特点的保护举措,是社会各界一直积极探索的问题。本文在对西北地区各少数民族刺绣的特点、传承方式及保护现状等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关注非遗项目所承载的共同集体性记忆角度,提出应在形式与内涵层面,建构一种适应项目传承的具有文化认同的资源共享的保护模式。
-
MCN模式下抖音短视频的非遗文化传播研究 2020-06-01
随着互联网终端迅猛发展,短视频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内容消费选项。抖音短视频将用户的碎片化时间加以利用,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结合抖音短视频中非遗文化播的特点,浅析MCN模式下抖音短视频进行非遗文化传播的路径,以供非遗文化传播的未来发展提供对策,从而提升非遗文化传承发展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