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08)
新闻(1)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108)
学术交流(1)

共检索到 109 条数据

  • “非遗进高校”与民间艺术活态传承教学模式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高校课堂,同国家提倡的高校“应用型”改革方向是一致的,既能让日渐消失的民间技艺重新焕发活力,又可以实现“非遗”向下一代的普及和传承。同时,也能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文化自豪感,甚至培养自身技能拓宽就业渠道。本论文从高校教育改革、活态传承教学模式和教育目标三个层面展开了“非遗”传承同高校教育改革的有益探索。

  • 辰河目连戏可持续传承模式探析与构建 2020-06-01

    辰河目连戏是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遗后政府和传承人作了大量的保护与传承工作.2017年依托溆浦县职业中专开办了由30名"00后"组成的"辰河目连戏非遗传承班".本文从新一代传承人的培养角度入手,对辰河目连戏的保护与传承状况作了阶段性总结,从中梳理出存在的短板,并就如何构建可持续的传承模式提出了见解.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限回归”:传播时代进程中社群模式的断裂——以昆曲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强有力的文化根基,新媒体为受众提供了公共话语和各抒己见的交流平台,受众拥有了一定的话语空间。一些学者意图利用新媒体打造一条专属于"非遗"传承和保护的道路,就"非遗"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方式,提出一系列想法。传播时代进程对昆曲发展的影响使得社群培育的实际操作或许还有可斟酌的空间,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受众如何获取昆曲社区的资源基础是其中的主要方面。传统昆曲建立对应社区的条件在现代化语境的框架中似乎面临着一些缺失。昆曲的社群模式在传播时代进程中经历了高低起伏,受众参与昆曲的行为方式虽然同前大众传播时代保有相似之处,但受众的行动意义在现代化演进过程中有了实质性的转向。昆曲的社群模式与昆曲文化在传播时代进程中经历了从本质意义(历史观)到精神实质(受众行为)上的断裂,昆曲社群模式的断裂、传受关系的质变,皆显示出昆曲在现代化语境中的回归与旧有方式存在着本质差别,那它的回归是有限的。正视非遗资源获取的困难与不便,才能在新媒体时代更好的培育昆曲社区。

  • 数字化构建非遗传承新模式 2021-03-12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是我国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

  •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的传承模式探索与实践 ——以非遗项目“屈原故里端午习俗”为例 2020-06-01

    非遗校园传承模式有:一是活态传承;二是文化创新;屈原故里端午习俗是中国最早入选世界非遗名录的民间节日,笔者所在学校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推行校园传承保护,并形成了屈原故里端午习俗政府、社会组织、学校三位一体"非遗+"校园传承模式,在强化育人环境、凸显专业特色、扩大传承推广等方面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 生活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转向——基于长阳县非遗保护实践的思考 2020-06-01

    长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集原生态保护、生产性保护及服务性保护于一身,开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长阳模式”。由于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市场化的冲击与个体化问题凸显,使得长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逐渐进入瓶颈期。在总结与思考长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并阐释了生活性保护这种模式的推广,即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之中的可行性及具体实践探索方案。

  • 吉林省高校“非遗”课程教学模式探析 ——以通化师范学院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如何与高等教育相结合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文章以通化师范学院为例,通过调查、个案分析及文献研究等方法,对吉林省高校非遗课程教学模式现状、问题及对策展开研究。旨在阐释吉林省高校非遗课程教学模式现状,讨论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 新时代非遗传承人培养模式探讨——以陶瓷非遗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陶瓷在我国具有长达万年连续不断的历史,它的发展过程蕴藏着丰富的科学技术与艺术内涵。虽然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但受社会经济发展,产业升级调整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大批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下简称"陶瓷非遗项目")正面临着后继无人和消亡的危险,陶瓷非遗传承人(以下简称"非遗传承人")亟需加强保护。鉴于此,本文结合目前非遗传承人现状,非遗传承人的从业项目、年龄结构、学历层次,分析了政府、高校、企业在非遗传承人保护和培养中的作用,并立足于政府主导、高校加盟、行业参与,创新性地提出"三位一体"非遗传承人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