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96)
新闻(1)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96)
非遗资讯(1)

共检索到 97 条数据

  • 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述评 2020-06-01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学者便开始关注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①的保护和利用,且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日本《文化财保护法》的介绍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经验启示等方面。目前虽然著述颇丰、视角多元,但还存在概念使用混乱等问题。文章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解读得出的结论是:"非物质"与"无形"和"文化财"与"文化遗产"等概念存在细微差异,日本非遗的内涵与中国非遗并不等同。

  • 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评价及旅游开发研究 ——以云南省白族三道茶为例 2020-06-01

    以云南省白族三道茶为研究案例,基于问卷调查和访谈,进行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构建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评价模型,总结民俗类非遗的濒危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如下:①影响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的五大要素,按照其重要程度排序为:文化因素、遗产传承因素、经济因素、意向态度、社会因素;②云南省白族三道茶为稀缺型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③提出了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三大原则和旅游开发的三个建议。

  • 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与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 2020-06-01

    目的 为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传承提供与时俱进的新方法,打破传统民俗产品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传承载体单层次化、消费群体单一化的局面。助力天津地域民俗文化发展,树立高品质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经济发展速率。方法 从资源整合、生活需求、资源特色、传承发展的角度,整合天津非遗文化传承与民俗产品产业的互联关系。开发基于非物质文化保护的天津民俗产品产业发展模式,建立以民族的需求、生活使用的需求、民族文化普及的需求、藏品消费的需求等方向的层级分析系统;从产业化进程角度把握非遗元素,建立数字化保护、展示及营销平台,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结论 在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文化用品产业化互联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天津民俗文化产品产业化发展模式,促进民俗文化活态传承与社会经济共同发展。

  • 目的论指导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实践 ——以山西省民俗文化的英文翻译为例 2020-06-01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文本中含有大量极具文化特色的语言表述,其英文翻译较之其他文本也成为一个更加复杂的过程。要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介绍给世界,其翻译在保留中国文化的同时,还需符合译语读者的阅读和认知习惯。以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俗文化的翻译为例,译者需要在英译的过程中灵活运用音译、增译、减译、释译、转译等翻译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以非遗为载体的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翻译目的。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说 2020-06-01

    随着经济全球化、现代化的发展,传统文化不断遭受着现代文明的挑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迫在眉睫.在非遗语境下,人类学和民俗学者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有着详细的见解.鉴于它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的方法,了解不同学科的方法论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有较好的意义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节庆文化的建构——基于广西百色市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的考察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中国全面启动至今已有十余年。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的新视野推动了学术发展,初起之时“非遗运动”的喧闹渐趋转入理性的学理分析与思考。民俗节庆作为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在新的非遗语境中其研究面向超越了单向度与片面化。以广西百色市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为个案观照,阐释其在广西田阳这一古老地域兴起时在政府与学者的共同构划中选取了壮族文化发祥地和精神家园的新路向。在布洛陀人文始祖信仰核心的支撑下,通过政府的文化展示以及民俗精英对“地方性知识”的新建构,将这一新型民俗节庆嵌入“三月三”时间点,逐渐构筑了进入当地民众生活的民俗节庆。但是这一节庆是否能伴随历史的车轮存续在民众生活中,在未来的世界能否沉淀下来进入传统节日系统,还要看其未来的发展。其中还应该警惕新型民俗节庆“脱域”现象。

  • 民俗活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角色和作用 ——以广府庙会为例 2020-06-01

    民俗活动本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项目的一大类别,应更好地履行其公共文化服务职责,成功的民俗活动能够对当地的非遗保护工作起到全面推动作用.本文以广府庙会实践为例,试论民俗活动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的角色和作用.

  • 骆越天琴音乐之非遗文化的生存现状探究 2020-06-01

    壮族天琴艺术自2007年被列入广西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目,至今,各机构各部门大力打造壮族天琴艺术,民间民俗音乐的发展也不断丰富天琴音乐文化,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与天琴音乐文化互助互利。因此,本文将从过去壮族天琴艺术的历史记载和骆越先民的原始信仰开始梳理,结合调研探其根源;再从地方旅游文化的兴起与发展对当地音乐文化的推进,找出其互动关系,进而从非遗的视角探寻当今壮族天琴音乐文化的生存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