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97 条数据
-
数字媒体时代民俗类博物馆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分析 2020-06-01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传统文化的多样性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尤其以手口相传的民间艺术为主要濒危对象。近年来,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越来越大,借助各地民俗博物馆的兴起,通过藏品展示、民俗演艺等方式,让民间艺术重回人们的视线当中,对非遗的保护传承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一些民俗博物馆开始尝试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技术,对民俗文化进行全方位的展示。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数字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数字媒体时代民俗博物馆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上面的表现,数字媒体时代民俗博物馆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意义这几个方面对数字媒体时代民俗博物馆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进行分析。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俗符号提取与地方文创产品开发 2020-06-01
近年来,伴随文创产业发展,与非遗相结合打造地方特色文创产品,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和途径。本文以山东省为例,立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俗符号提取与地方文创产品开发必要性,从多个维度提出开发策略。
-
幼儿园传统民俗活动表演形式初探——以非遗“洋蛇灯”为例 2020-06-01
习总书记曾多次提出要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如何将传统民俗活动表演形式与幼儿游戏活动有机融合,是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非遗“洋蛇灯”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素材,本文试从“抓住兴趣,了解洋蛇灯”“巧妙设计,活化洋蛇灯”“合理选材,多变洋蛇灯”“精心组织,趣玩洋蛇灯”“总结延伸,传承洋蛇灯”等方面入手,进行传统民俗活动“洋蛇灯”在幼儿园游戏中的传承实践与探索,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让幼儿认识到独特的“洋蛇灯”文化,以达到传承与创新的教育目的.
-
从民俗志到非遗志的书写问题 ——评《非物质文化遗产志:襄垣县乡土田野调查》 2020-06-01
由高丙中、张岳公主编,宋红娟、王立阳等人撰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志:襄垣县乡土田野调查》是首部县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志。该书以山西省襄垣县非遗普查资料为基础,采取民俗志和民族志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兼顾非遗事象的历史沿革与现代传承,整体呈现出襄垣县域民众的日常生活。该书是非遗时代文化书写的实践,对从民俗志到非遗志的书写转型有启示意义与研究价值。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的民俗学田野作业反思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民俗学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也对民俗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认为,经过十余年的非遗普查之后,当前更需要精细的田野调查,对地方民俗进行深描与精研。非遗保护的核心和关键就是对传承人的保护,民俗学者在对代表性传承人进行口述史记录的同时,不能忽视共同作为民俗主体的群体以及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民俗学者在田野作业时亦应当与传承人共谋合作,建立良好的田野关系。注意保护非遗的社会需求与尊重田野的学科伦理之间的张力,如何在保护的过程中不伤害非遗原本样貌始终是非遗保护的一个关键问题。
-
“非遗”保护视角下民俗民间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思考——以甘青黄河流域“羊皮筏子”漂流活动为例 2020-06-01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对甘肃、青海黄河流域“羊皮筏子”的历史渊源、文化变迁、保护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探讨.研究表明:“羊皮筏子”目前存在着传承人员断层、运作管理无序、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研究认为:加强对“羊皮筏子”传承人的资格认定、资金扶持,建立专门管理机构;大力宣传加强文化意义上的保护;规范管理保证“非遗”视角下的传承;借力“黄河”打造体育旅游中的品牌;依托赛事加快产业模式下的发展等是“羊皮筏子”传承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
民俗与非遗馆的关系 2020-06-01
民俗文物是一个国家或民间民俗生活所创造,被人民群众享用和传承的物化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民俗文物的承载,无论是它的重现、修复、展示,还是研究传承和发展,显得极其重要。对于非遗馆对修复、陈列、展示的保护,也就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容小觑。[1]
-
民俗与非遗馆的关系 2020-06-01
民俗文物是一个国家或民间民俗生活所创造,被人民群众享用和传承的物化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民俗文物的承载,无论是它的重现、修复、展示,还是研究传承和发展,显得极其重要。对于非遗馆对修复、陈列、展示的保护,也就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