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7 条数据
-
民族文学中“非遗”的民族志书写及其启示意义 2020-06-01
民族文学是民族文化综合信息库,它留下了关于民族传统文化及其变迁的珍贵民族志资料。许多民族文学有关于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方面的书写,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方面的描叙更为突出,这种书写不但具有民族志的特征,而且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方面的价值。这既是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重要路径,也可视为"非遗"传承与保护的别样方式。
-
视觉书写与动态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的影像民族志运用* 2020-06-01
在非遗保护愈受各界重视的大背景下,扎堆于政策建议的既有学术探讨逐渐显现出一定的同质性弊端。而影像民族志作为一种多元化动态书写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文本,彰显出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的创新性。影像民族志独具一种宣传表述与主体强化的作用,为非遗传承人保护开辟了另一种可能性,但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面临着挑战。作为一种应用于不同领域的研究工具,影像民族志如何能让非遗传承人的保护产生出巨大的创新活力,还需要更多学者进行深入探讨与思考。
-
“非遗”后艺术民族志书写及其社会想象 2020-06-01
作为兼具文化与艺术双重属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经过“非遗”产生、申报、保护、发展等阶段后已然成为“他者”“自我”“社会”关系网中的资本,并以其独特的价值呈现在特定的社会空间中成为社会想象对象。“非遗”的艺术人类学研究主要是从历史溯源、社会评价、建构再造、共同体形成等维度进行把握和阐释,多维视角中对“非遗”的社会阐释与社会构想成为“非遗”民族志书写的社会集体视角即社会想象,这种多维度的社会思考与把握也是解决我国“非遗”保护问题的文化视角和学术参考,其民族志的书写社会多角度的想象与阐释通过文本化策略得以实现。
-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历史到美学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历史与当下关系连续性的认识,这种文化遗产保护观念基于活的历史观,把历史从过去的生活经验遗存转化为当代人能够理解、感受、体验的审美意象嵌入当代空间,从而使得非遗文化对当代社会具有活的精神价值。这种转化需要基于非遗保护意识的美学研究,即把美学视域从传统美学所限定的"大传统"中拓展开来,形成"大传统"与"小传统"整合的更大的美学视域。
-
媒介融合范式中非遗民族志的应用与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的硕果,自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至今,非遗保护已经走过了十五个年头。如今,非遗保护不再是原封不动地保留在原生空间中进行唯其"本真性"深究,如方李莉所说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已进入了"非遗保护的3.0层级"(1)。除了传承主体、国家在场、市场机制等保护与传承的动力因素外,如何借助影像视听手段记录和传承非遗文化,是目前非遗保护的重要研究命题。本文重点探讨"媒介融合"研究范式中,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题材、元素在当代生活文化空间中的应用、传播与再生。
-
跨学科视域下的博物馆非遗类展陈——以“云泽芳韵土布展”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新时代博物馆功能的又一重要体现。如何做好非遗事项的展陈,如何通过有形、静态的“物品”呈现非遗无形、活态的“信息”,这是博物馆学与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综合研究的要求与趋势。“云泽芳韵土布展”通过两位女性非遗传承人的手工织布作品来讲述其个人生命故事,更好地呈现“物”与“人”的关联,使观众于观展过程中,不仅能了解非遗技艺,提升非遗保护意识,更能通过对他人生命故事的解读,完成自我生命的观照与思考。此案例可以为更多的博物馆非遗类展陈提供参考。
-
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行动者网络——贵州反排木鼓舞个案的体育民族志研究* 2020-06-01
文章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以贵州反排木鼓舞为核心案例,对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行动者网络进行体育民族志研究,关注人类和非人类两大类行动者的能动性。研究表明,反排木鼓舞传承网络是由人类行动者和非人类行动者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结果,其中非人类行动者与人类行动者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台江县“非遗”保护中心作为核心行动者,成功建立了一套利益整合机制,充分调动各种异质行动者的积极性,从而维系反排木鼓舞传承网络的稳定性和长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