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77 条数据
-
城市运河文化带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实践研究——以衡水民间音乐非遗项目为例 2020-06-01
在城市文化进程中,大运河推动了沿线城市经济、文化、艺术的发展,处于大运河北段的衡水地区在城市运河文化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大运河文化记录了沿线城市的兴衰,承载了人们的情感和社会的变迁,所以说,大运河文化对沿岸城市文化发展进行了很好的诠释。现今,衡水地区作为大运河文化带重要的城市区域之一,对于大运河沿岸民间音乐文化的保护、传播、传承以及发扬具有深远的意义。文章对衡水大运河文化对非遗民间音乐的渗透与影响和衡水大运河文化视域下民间音乐非遗项目的传承发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提出了衡水地区要结合当前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形势,抓住城市运河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契机,提升大运河衡水段民间音乐的文化价值,以带动城市大运河文化带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稳步前进。
-
田野研究与学科建设:以民间剪纸为个案的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实践 2020-06-01
对中国民间剪纸的持续关注,是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研究的文化视角和实践主题。以民间剪纸为对象的研究过程是漫长的,这个过程不是书斋里的学术探究,而是积极的社会实践,与时代命运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中央美术学院与剪纸的缘分扎根在乡村生活的"大课堂",从抗日战争时期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民间采风,到改革开放初期民族文化复兴热潮中的乡村剪纸普查,再到21世纪初国家非遗项目启动后中国剪纸申遗等一系列重要实践,中央美术学院三代人是传承并创新剪纸艺术的重要参与者。自21世纪初,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围绕中国剪纸开展了一系列文化遗产实践,将非遗新学科发展与社会现实需求结合起来,推进了全社会对中国民间剪纸作为世界非遗的整体文化认知。近20年来完成了对中国少数民族剪纸传统的调查与研究,推动了学科建设,丰富了面向社会需求的文化遗产实践。剪纸作为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民族艺术创作语言,也成为艺术创作现代性探索的新类型。
-
民间传统舞龙舞狮非遗现状分析与传承发展研究* 2020-06-01
当前舞龙舞狮非遗文化的重视程度有所增加,但实际发展情况仍有欠缺,为此对舞龙舞狮非遗现状分析与传承发展进行深入研究。非遗现状方面,总体规划不足,缺乏理论研究和保护意识,传承人才缺失,对舞龙舞狮进行盲目建设,经济价值开发效果不佳。传承发展方面,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机遇,提升发展平台和品牌效应,持续性培养传承人才,顺应体育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扩充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扶持,推进舞龙舞狮和地方经济文化的双向发展。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与保护主体之解析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全人类、全社会卷入的公共文化事业,需要各方面主动扮演相应的角色、发挥各自的优势、承担特定的责任。把各个方面建构成积极有为的身份,就成为非遗保护的一项颇有建设价值的理论工作。其中,以"主体"身份看待相关的各个方面,是一项有益的尝试。界定非遗的主体与非遗保护的主体,实际上也是探索建立非遗保护这项公共文化事业的分工合作的身份框架。
-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理论建设尝试*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作为工作概念被简单界定,在后续的学术研究和保护实践中被阐发出诸多属性,但是由于没有理论自觉,没有明确的学术支点,这些概括一般都是罗列的、缺乏理论性的整合。在筛选非遗概念的属性的基础上,以"非物质性"为核心对它们的内在关系进行逻辑建构,以期完成非遗概念的初步的理论整合。
-
湘西地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的可行性研究 2020-06-01
对于湖南省整体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湘西地区的体育非遗产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和组成部分,这也是湖南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很好地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与文化,发扬中华民族内涵和精神、提高民族团结力和号召力、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增强民族一家亲的意识,体现民族风格风貌,具有深远的价值和作用。本人针对于当前湘西地区整体的体育物质文化遗产保留和保护以及发展的现状、校园传承的必要性、校园传承的可行性以及校园传承的路径进行整理和分析,总结和归纳出了校园传承、保护体育非遗项目所需要采取的措施和方法对策,为湘西地区整体的体育非遗项目发展传承以及保护、校园传承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
羌族民间工艺生产性示范基地的构建 ——以灾后羌族传统村落之汶川县萝卜寨为例 2020-06-01
本文以灾后羌族传统村落汶川县萝卜寨为例探索汶川羌族民间工艺文化的民俗性、工艺特征、发展现状,并结合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有针对性地对汶川羌族民族民间工艺的传承发展提出有建设性的研究方案:以生产性示范基地的构建来促进其传统工艺的传承、开发利用。从生产性保护实践示范基地的构建,反思非遗生产性保护中从消费、传承人、产品本身存在的不可逾越的难题。尽管生产性保护仅仅只能保护非遗的部分元素,仍然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功能,通过提升专业水平和民众文化自觉以及市场对于高端艺术品的尊重来实现对民族工艺类非遗核心技艺的传承和保护。
-
“牌话”与“佛娘”在同里宣卷民间传承中的功能分析 2020-06-01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里宣卷"是一颇具民族传统特色的古老的民间说唱艺术和地方曲艺。"非遗"背景为同里宣卷的生存提供了合法化的途径,并赋予了同里宣卷以新的活力。与此同时,宣卷的传承不仅需要政府的扶持,更需要民间力量的佐助。同里宣卷作为一种民间俗信文艺,自有其民间传承路径。"牌话"和"佛娘"作为宣卷的民间传承的重要力量,分别在传统和当代社会中对同里宣卷的传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非遗"视域中,如何在政府途径下更好地发挥民间的力量,成为宣卷研究者们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