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5 条数据
-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2020-06-01
历经十多年的实践探索,广西基本构建起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作者通过系统的梳理和反思,发现名录建设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政府包办包揽导致政绩化、商业化;分层级的体系容易导致对文化多样性的破坏;现行类别设计容易导致将项目肢解;国家级非遗项目严重偏少及部分项目定位不准确等.为此,有必要重新回归到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精神和非遗保护理念的再认识、再理解上来.在更加注重保护的后申遗时代,应充分尊重社区民众文化主体地位,恰当处理多元行动方的关系;树立整体性保护的理念;建立更为科学的分类制度.在注重保护的同时,还要加大国家非遗项目的申报力度;实行动态的评估、监督和管理机制等,这样才能有效保障非遗的可持续发展.
-
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编制基本问题及其辨析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编制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明确规定的一项基本的非遗保护措施,对其的研究属于非遗保护研究中具有共性的横向问题,有着很强的应用性。该问题包括且不限于非遗清单编制的基本内容和理论基础、中国非遗名录的特征和主要问题、其他国家非遗清单编制的有益经验、对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制度的反思、对未来非遗清单编制研究的展望和非遗清单编制中的权力、权利与权益的关系等。非遗清单编制中社区的地位,其参与的形式及其与政府和学界等其他参与方之间的关系是这一问题的关键要素。
-
“非遗”清单编制与非洲裔巴西人文化权利维护:历史、现实与启示 2020-06-01
巴西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清单编制政策重点关注了少数族裔和相对边缘化的群体,具有鲜明的民生导向。从历史上看,这主要是非洲裔巴西人通过民权运动为本族群的文化传统争取合法地位的结果。但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某些历史和宗教的原因,该政策的民生导向常常遭到作为文化政策执行者的白人中产阶级的抵制。这一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反映了巴西社会各阶层和族群的文化管理权的大小乃至其经济、社会与文化地位,实质上是关于文化管理权的博弈的结果。从长远来看,这一清单编制实践的改善及其保护措施的有效实施尚需各少数族裔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管理权得到进一步扩展,同时需要国家对非遗保护资金的拨付管理机制进行扁平化改革。
-
保护与传承 我们在路上 2020-06-01
40个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37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收录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的非遗清单中。每一个文化遗产都是珍贵的,它是一个地区的文化见证,它刻录着历史的足迹。任何事物都在经历着产生、成长、延续、消亡的过程,或许它们正走在消亡的路上,因此保护就变得格外重要,我们可能阻止不了它最后的结局,但我们可以做到的是让结局晚一点到来。
-
“一带一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编制策略——以保加利亚社区文化中心为个案 2020-06-0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社区自己创建和管理的社区中心和协会能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编制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保加利亚为个案,围绕“社区文化中心”(Chitalishte)这一由来已久的在地化民间文化传承机制,分析其在当下发挥自身“独立”“自我管理”和“志愿主义”的特征与优势;进而讨论这类中心在非遗清单编制中坚持以社区成员为主体的参与原则,而这正体现了2003年公约的宗旨。从长远看,维系相似的文化传承与保护机制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整合当地社区的各类资源,并留住和吸引青壮年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