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843)
新闻(25)
分类筛选新闻(1)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2843)
学术交流(16)
非遗资讯(5)
政策法规(4)
非遗名录(1)

共检索到 2869 条数据

  • 建筑漫游动画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以南通非遗文化主题公园漫游动画设计为例 2020-06-01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漫游动画表现日趋成熟,在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设计中占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以Auto CAD、Sketch Up、Lumion、Photoshop、After Effects五个软件为平台,以南通非遗文化主题公园漫游动画为例,探讨了建筑漫游动画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 “一带一路”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 ——以乐器类“非遗”为例 2020-06-01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世界经济和文化发展进入新格局,由于中外思想和多元文化的碰撞与冲击,对学校的教学与管理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各国的文化底蕴,是"活态的文化"。将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的"非遗"融入思政教育,既可以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也可以促进"非遗"的传承与发展。

  • 知识产权与非遗保护——文化扶贫视角下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思路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既是我国文化扶贫工作的重要项目,也是实现乡村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的重要文化资源。然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开发和保护存在着过度商业化、部分非遗文化产品设计缺乏文化内涵等问题。虽然我国陆续出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但它们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需要不断调试,特别是面对如何有效解决文化保护与文化开发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的问题。然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可以为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续性开发和系统性保护提供法律支持。纵观乡村非遗开发和保护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可以说都与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或者忽略了知识产权保障有关,因此重新审视非遗的知识产权保护将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和落实我国新阶段乡村文化扶贫工作的各项举措。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命运 ——在“大匠至心”非遗传承发展杭州沙龙上的发言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短短数年时间里成为我国各地、各民族以及各领域最热门的词汇之一。大家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非遗是一项与广大民众生活密切相关,具有重大意义的宝贵财富,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根脉,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日益深入人心,各族人民进一步提高了对非遗保护的认识,自觉地、热心地投身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这是时代的赐予,也是非遗的幸运。

  • 基于“非遗+”动漫结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探索 2020-06-01

    以动漫作品为载体运用非物质文化的题材创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作用。文章结合广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状况,选用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为主要的创作题材进行动漫创作,探索如何运用动漫技术建立健全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提炼出"非遗+"动漫的可推广、可复制的创作机制,构建支撑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漫创作的制作队伍,勾画完善具有广州特色、风格的非遗动漫设计作品,促进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 非遗传承创新与大学生传统思想文化教育的路径思考 ——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阴平毛笔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行文中简称为"非遗")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高校作为教书育人、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在非遗保护、传承方面肩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本文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阴平毛笔为例,论述非遗传承保护与大学生传统文化思想教育之间的关系。一、阴平毛笔的非遗传承与创新峄县(今称峄城)阴平毛笔制作技艺起源于

  • 中国非遗保护公开的“武林秘籍”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读后感 2020-06-01

    21世纪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风生水起,风起云涌,如火如荼,高歌猛进,这与王文章先生的极力倡导和大力推动分不开。王文章先生曾担任文化部分管非遗保护的副部长,并长期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我们经常在重要媒介上读到王文章先生的文章,或者在全国“两会”上见到记者对他的访谈,或者在全国性会议、论坛上听到他的讲话。每每读到、见到、听到,总有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感受。他的非遗保护理念与观点,有些已成为我国非遗保护的准则与原则,成为全国非遗保护的圭臬;有些体现在省级非遗保护顶层设计相关文件中,应用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中

  • 简论如何做好非遗项目的可持续传承发展——以中堂镇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龙舟制作技艺"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的重点是可持续传承发展,一是选拔好非遗项目传承人关系到可持续传承发展;二是制定有效具体的保护非遗项目方法和措施关系到可持续发展;三是非遗保护与文化产业、旅游业发展,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利用都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本文试图简析三个非遗保护方法和措施关系到可持续传承发展方面提出个人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