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875 条数据
-
“互联网+”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问题探析 2020-06-01
互联网+非遗风潮正当其时,本文在分析"互联网+非遗"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究"互联网+非遗"发展存在的瓶颈,提出"互联网+非遗"传播传承策略,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
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记录的原则与对策研究 2020-06-01
众所周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多、内容丰富,是我国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重要体现,是国家传统文化的瑰宝。虽然在世界范围内入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我国以37项位居世界第一位,但是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人们对于非遗项目的保护意识缺乏,导致众多传统的工艺以及传统文化形式在发展过程中遭到破坏,无论是从传承还是从创新角度都受到了制约。近年来,伴随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重视,人们也逐步加强了保护意识,并在发展过程中,采用影像记录的方式对非遗项目进行保护,这不仅能有效加强传统文化的记录和传播,对于非遗项目的保护和弘扬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影像记录对非遗项目实施保护的可行性以及特点进行有效分析,并就如何利用影像记录开展非遗保护工作发表了浅显的观点,以期与更多的专业人士共同探讨影像对于非遗保护的相关课题。
-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外宣翻译是中国向世界展示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发展、文化特色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文化对外输出的理想渠道。我们应该积极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策略并完善其体系,从而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传播。文章结合课题项目组对湖北省非遗文化外宣翻译现状的调查研究的结果,探讨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湖北省非遗文化外宣翻译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期为非遗文化的外宣翻译发展途径提供参考。
-
“非遗”民间舞蹈进校园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途径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了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舞蹈引入高校艺术教育体系,对大学生进行"非遗"民间舞蹈教育,即是艺术教育,也是务实的民族情怀教育,更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
乌兰察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2020-06-01
乌兰察布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是由于没有政府专项资金的支持、非遗传承人队伍老化、媒体宣传不到位的问题,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搭建非遗传承人培养平台、加大媒体非遗宣传力度等一系列措施,使得乌兰察布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与发展。
-
新时代宜章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 2020-06-01
党的十九大指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 保护传承。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 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中国非物质文化 遗产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千百年来世世代代 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 历史价值、审美价值、经济价值等。但是,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 产的保护与传承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 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 文以宜章县为例,从多角度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问 题。
-
公共图书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阅读推广研究——以常熟市图书馆为例 2020-06-01
从公共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角度,分析常熟市图书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阅读推广案例,包括亲子阅读、微信展览、阅读推广活动、市民课堂四个方面。针对该案例研究,结合常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情况,提出常熟市图书馆应该建立非遗资料中心、创新阅读推广方式、推动非遗走进校园、设计非遗文创,以期丰富公共图书馆的功能和服务。
-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校文创设计商业路径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逐渐被重视,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所衍生出来的各种艺术品层出不穷地进入市场。高校作为教学科研机构也加入了非遗传承和创新的时代浪潮,但是高校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实践多数是针对教学和研究而进行的,没有过多地考虑生产数量及成本,在文创产品商业路径方面的研究较少,市场化运作比较滞后,文创产品不能规模化生产,也没有品牌意识,这给文创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因此,只有采用新的商业模式对高校文创设计进行开发与运营,才能使它更好地发挥作用,这对高校文创的创新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以高校非遗文创设计的研发与商业路径做进一步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