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875)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2875)

共检索到 2875 条数据

  •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异及旅游开发模式探究 2020-06-01

    运用定量统计和GIS空间分析技术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异,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结构、区域分布、区位商和时序空间分布特征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县(区)级别结构、传统手工技艺和民俗项目类型为主;②甘肃省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聚化程度不一,形成"三团两轴"的空间分布;③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时序空间格局上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陇中东黄土高原文化板块;④非遗资源密集区为定西市和甘南州,而旅游资源密集区为天水市和酒泉市,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开发不协调,可对甘肃省不同类型的非遗资源采用主导模式和辅助模式进行旅游开发。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2020-06-01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中华民族记忆的"背影",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在文化传承与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与借鉴作用。我国是文明古国,非遗资源非常丰富,为了更有效地凸显出非遗的应用价值,促进非遗得到更有效的传承与发扬,将非遗资源与旅游进行有效融合,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既可以通过非物质文化的吸引带来地方的经济收入,同时又能引导全世界人们针对非遗进行深入了解与认识,对非遗资源进行有效保护。本文以广东连南排瑶非遗为例研究非遗资源与旅游的融合。

  • 影像技术带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契机——以“同州梆子”为例 2020-06-01

    影像传播将大众文化消费导向与审美价值取向逐渐引入多元化的读图时代。伴随数字、网络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技术影响下的文化消费观念在迅速变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特有的精神文化图腾,却由于新媒体时代文化需求模式的改变而逐渐失去它赖以生存的空间。本文立足"同州梆子"的传承现状,旨在探索如何借助新媒体影像技术,推进传统文化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的展现,为"非遗文化"争取全新的生存空间。

  • 浅议六盘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陈馆的功能定位 2020-06-01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构展示空间,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弘扬。近年来,六盘水市为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文化旅游主管部门逐步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陈馆的建设步伐,构建集收藏、研究、展示、科普、培训、交流、传播非遗等功能的的重要平台和公共文化服务阵地。本文将从六盘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陈馆的发展背景及功能定位等方面进行回顾和展望。

  • 互联网+非遗技艺生产性保护浅谈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就是确保其生命力,在保护的前提下,促进非遗技艺与互联网技术结合是非遗技艺传承和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非遗保护应该结合线上和线下形成以非遗技艺为核心的文化产业链,各种非遗技艺应结合自身的特点找到生产性保护的具体路径.

  • 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研究热点和前沿 ——基于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2020-06-01

    以中国知网收录的2014—2019年间关于体育非物质文化研究文献为数据源,采用Citespace工具对切题文献进行定量研究。通过时间分布、作者合作网络、机构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网络、关键词聚类以及关键词时序图几个方面绘制直观的科学知识图谱,以了解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研究发现:2014—2019年期间,体育非遗的研究经历了快速发展、成熟和创新三个阶段,但是相关学者和机构合作程度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热点主题分为以下4个方面:有关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属性等本质理论研究、多重视角下体育非遗的发展与传承路径研究、体育非物质文化产业开发研究、信息时代下体育非遗的保存与传播;前期阶段学者们关注于体育非遗的内涵、属性和价值体系的研究,后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者们继而聚焦于体育非遗的信息化手段传播和保存,且后期研究发展缓慢,面临创新。

  • 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回族武术现状及传承策略研究 2020-06-01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回族武术传承和发展的主要地区,其中孕育了四大著名拳种:杨氏教门拳、何家棍、鱼尾剑张家枪。它们已经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验告诉我们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说明其具有杰出的价值、突出的代表性,更重要的是它存在着生存的濒危性。文章从它们的传承现状及传承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从"一校一拳""数字化保护""段位制推广"等方面对宁夏非遗回族武术的传承策略进行了探讨。

  • 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发展 2020-06-01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世界第一,水木清华、 百卉千葩.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却也面临着创新困难的命运.文化创新、 产业创新是创新驱动战略中一个举足轻重的部分.当下,创新发展成为国际热议的话题.我们如何在合理保护的基础上摆脱难以为继的状态,使非遗创新驱动非遗发展?这些追问亟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