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875)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2875)

共检索到 2875 条数据

  • 从《寻找手艺》谈影像叙事对非遗的传承 2020-06-01

    2012年广电总局出台了《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大力推进纪录片产业发展,对于展现祖国发展变化,传承民族优良传统,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对于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合作,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以非遗为创作题材的纪录片日益成为当前文化消费的主流产品之一,近年来,《我在故宫修文物》《了不起的匠人》《薪火相传》等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品

  • 财政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建议 2020-06-01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自古以来就是北方游牧民族生息繁衍的地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留下了弥足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通过调研发现,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各级财政一直高度重视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每年加大经费投入,用于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资金补助、传承人补助、非遗名录项目展览展示经费及非遗传承人业务培训等经费

  • 非遗保护:全民的自觉行动 2020-06-01

    位于“吴根越角”,中西文化交汇的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拥有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资源。其中不仅有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更有许多代代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体现了上海这座海派都市别具一格的传统理念、审美个性和文化精神,成为见证上海城市历史进程的“活化石”,是上海城市发展的内驱力。经过全市性的普查、挖掘与整理,截至2020年12月,上海市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5个,市级项目251个,区级项目400余个,共认定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20名.

  • 刍议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 2020-06-01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群体、团体、个人等视为文化遗产并且自发进行各种表演、实践活动形式所借助于使用的实物、工具、文化场所或工艺品等。由此定义,我们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括为以下几种类型:一、表现形式和口头传统;二、社会实践或节日活动;三、表演艺术;四、传统的手工艺;五、关于宇宙、自然的知识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笔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根基,对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事业的建设而言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我国应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尽快完善相应的法律保护工作,不断提高人们的文化认同意识,增强社会凝聚力,以便更好地促进非遗法律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而有效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稳定发展。

  • “非遗”传承人权利保障机制地方法制评述:兼论“非遗法”的反思与完善 2020-06-01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非遗法")颁布实施以后,我国已就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传承人权利保障相关问题进行地方法制实践。这些地方立法不仅保留了"非遗法"相关规定之精华,同时亦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这些地方法制的做法不仅具有正当性,还具有诸多亮点和启示。为缓解非遗领域不同位阶法律适用冲突以及平衡、协调非遗传承人权利与义务之间关系,"非遗法"应就非遗传承人权利保障机制等问题进行规定,以最终实现非遗法律体系形式功能与实质功能的统一。

  • 第三届“全国高校( 职业学院)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师培训班”在首都师范大学举办 2020-06-01

    2018年8月11日,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市丰台区职业与成人教育集团非遗与设计学院、中传笛声教育文化(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协办的“第三届全国高校(职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师培训班”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40余所高校教师、研究生,10余所相关科研机构人员,诸名传承人,近90名学员齐聚一堂。全国高校(职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师培训班每2年举办一次,旨在培养一批具备专业学科素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学、研究性人才,是我国非遗教育的重要举措,为全国地方高校培养了一批致力于非遗

  • 一场非遗的盛宴 2020-06-01

    坐下来聊一聊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12月2日,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青州市人民政府承办,潍坊市文化馆、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青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协办的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现场经验交流活动在青州市举办。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化馆、省非遗保护中心有关人员,潍坊市、青州市有关领导,各市文化和旅游局分管领导及非遗科(处)长,全省各文化生态保护区所在地人民政府的分管领导及文化和旅游局负责同志,以及潍坊市各县市区文化和旅游局的分管领导及非遗工作者等参加会议。

  • GS1在江西非遗保护及溯源的应用探索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具有重要价值的珍贵文化资源。截至2016年5月底,江西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项目70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项目488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4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68名,"非遗"资源居全国前列。随着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冲击。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实物和资料毁弃或流失、传承后继乏人等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根据非遗保护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