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875)
新闻(25)
分类筛选新闻(1)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2875)
学术交流(16)
非遗资讯(5)
政策法规(4)
非遗名录(1)

共检索到 2901 条数据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的对接模式探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社会的产物,具有手工作坊式生产方式、小范围学徒式传承以及定点式销售等显著特点。当非遗试图进入产业化浪潮时,沿用已久的固有模式成了樊篱,一部分非遗难以进入产业化流程,一部分非遗则吸纳新的要素、技术和形态发展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特殊模块。从使用与满足角度来看,这一部分的非遗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对接模式探究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 试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开发 2020-06-01

    目前,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表现在各级政府科学规划,出台了系列政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已着手实施;企业应时而动,将非遗"数字化"建设纳入生产性保护与产业化运营流程;高校积极参与,致力于非遗"数字化"保护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但工作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体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缺乏上级管理部门指导及足够的资金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乏力,相关数字网站建设相对滞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开发的专业人才匮乏,基层工作人员技能尤为偏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和开发的科技技术以及先进设备缺乏。要改善这些状况,有必要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职能部门建设;建立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据库;积极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博物馆;提升基层工作人员技能;进一步发挥高校在数字化保护与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 傣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 ——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为例 2020-06-01

    西双版纳傣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科技知识、语言文字与民间文学、节日庆典和习俗。西双版纳州通过立法和相关政策对傣族非遗加以保护,然而在其法律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傣族传统文化逐步被同化、专项制度经费未列入到法律制度中以及相关法律制度建设不完善等。本文探讨了通过完善傣族非遗传承制度、构建傣族非遗法律保护机制、扩大宣传方式多样化以及建立公益诉讼制度等路径,保护傣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 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0-06-01

    本文概述了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现状,分析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工作所存在的不足,并依据此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大非遗外宣翻译的宣传力度;应重视培养具备扎实历史文化的翻译人才;应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应积极走出去,组织专家开展讨论,以期整理出能充分满足目的语受众接受度的译文.

  • 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0-06-01

    本文概述了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现状,分析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工作所存在的不足,并依据此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大非遗外宣翻译的宣传力度;应重视培养具备扎实历史文化的翻译人才;应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应积极走出去,组织专家开展讨论,以期整理出能充分满足目的语受众接受度的译文。

  • 开拓非遗题材图书出版的新路径 ——以知识产权出版社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和文化内涵。知识产权出版社在致力于出版智能化与技术创新的同时,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加大非遗题材的出版力度,提炼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非遗文化内容,重视大数据手段的应用与媒体融合,为创新传统文化、推动学科发展做出了成绩。

  • 从民俗志到非遗志的书写问题 ——评《非物质文化遗产志:襄垣县乡土田野调查》 2020-06-01

    由高丙中、张岳公主编,宋红娟、王立阳等人撰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志:襄垣县乡土田野调查》是首部县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志。该书以山西省襄垣县非遗普查资料为基础,采取民俗志和民族志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兼顾非遗事象的历史沿革与现代传承,整体呈现出襄垣县域民众的日常生活。该书是非遗时代文化书写的实践,对从民俗志到非遗志的书写转型有启示意义与研究价值。

  • “熔古铸今”黑陶研讨会在齐河召开 2020-06-01

    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由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培基地、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非遗研培中心主办,齐河东夷黑陶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熔古铸今从蛋壳陶说起"——非遗视觉下黑陶文化的创新与发展研讨会在齐河东夷黑陶文化研究中心举行。来自中国陶瓷馆、龙山文化博物馆、山东非遗研培基地、《山东陶瓷》《中国陶艺研究》、山东大学、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齐鲁工业大学、济南大学、清华大学、西安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中国黑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