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901 条数据
-
影像艺术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以纪录片《寻找手艺》为例 2020-06-01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的现代化,我国文化遗产生存环境渐趋恶化,保护现状堪忧。本文以热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题材纪录片《寻找手艺》为例,从非遗纪录片界定、现状及其传播优势等方面来探讨影像艺术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
非遗在群众文化中的价值体现 2020-06-01
在我国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较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了我国劳动人民的生活和劳作经验,凸显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色。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使得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非遗对其形成了较为重要的影响。从本质的角度来看,非遗与群众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就非遗在群众文化中的价值体现展开一系列浅谈。
-
“一带一路”倡议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探析 2020-06-01
一带一路倡议下,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迫切而重要。本文针对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现状,进行简要概括。结合"一带一路"倡议下"非遗"保护和传承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路径进行探析。
-
音乐院校要切实重视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 2020-06-01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世代相传的文明积淀和文化基因的生命记忆,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国家重要的文化资产,已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音乐院校如何发挥学术优势,更好地承担起保护和传承好音乐文化遗产的重任?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抓住非遗学科建设这个关键点,要把音乐文化遗产纳入学校总体学科建设规划,将分散的、被边缘化的、有价值的音乐文化遗产凝聚起来。在艺术学下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专业方向,在非物质
-
愿意当一辈子“演员”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对物质形态的保存,更是对作为传承载体的传承人的活态的保存。文章通过对国家级淮剧非遗传承人何双林口述的学艺、表演、授徒经历的记录和研究,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淮剧在一定时期的发展状况及其传承人为之付出的努力,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淮剧的保护积累可贵的经验和资料。
-
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武术传承发展策略研究 2020-06-0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等方法对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武术传承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分析,针对天津市传统武术在非遗申报工作和对已获批项目的保护落实督导机制方面存在的不足及拳种流失严重,项目挖掘整理和科学研究工作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建立专门机构领导我市传统武术传承保护工作,进行严格把关和管理,做好非遗武术代表性传承人的评审和管理工作,建立完善检查督导机制,落实非遗保护计划,完成保护内容,注重发挥体育专业院校对整理研究工作的作用。
-
非遗保护与群众文化工作结合中遇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 2020-06-01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受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非遗保护工作在近年来取得了很多的创新突破,而与群众文化工作的结合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创新方向,但由于实践经验不足等因素的影响,非遗保护与群众文化工作结合的过程中仍然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为此,本文对非遗保护与群众文化工作结合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较为可行的应对策略
-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影响因素——以高安采茶戏为例 2020-06-01
本文以2010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高安采茶戏为例,探讨当前非遗传承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