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875)
新闻(25)
分类筛选新闻(1)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2875)
学术交流(16)
非遗资讯(5)
政策法规(4)
非遗名录(1)

共检索到 2901 条数据

  • 社区参与: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新路径——以烟台渔灯节为例 2020-06-01

    社区参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中的重要话语。它既是一种政府支持下的参与行为,也是一种个体主动表达意愿和追求权益的行为理念。渔灯节作为民俗类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在传承与保护过程中面临文化空间狭窄与文化传承主体缺失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得社区参与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变得尤为重要。社区参与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有利于促进社区环境建设、提升社区影响力、创新非遗保护路径以及整合社区资源。渔灯节社区参与的内容主要包括参与类型、参与主体和参与项目。社区参与面临社区参与项目单一、主体不全面、参与程度低、社区拆迁等问题。针对社区参与现状,以社区参与理念为指导对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提出对策,开辟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新路径。

  • 非遗小百科 2020-06-01

    翻开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编写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手册》,除了惊叹,就是自豪.浙江的非遗已令人目不暇接,整个中国的非遗更是灿若星辰,让我们慢慢走近她们.1. 北有黄帝陵,南有大禹陵.大禹祭典作为一个节日已于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这个祭典在下面哪个地方举行

  • 非遗传承与创新中的艺术类高职教育改革探讨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宝贵财富,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发扬,这是非常必要且关键的。时代在进步,人们的核心教育观念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如何承担光荣使命,引导学生认真学习、突破自我、大胆创新,未来,去创造美好的新生活,这是高职教育教学工作者们值得深思的首要问题。本文针对非遗传承与创新中艺术类高职教育的改革做出了具体的探究,希望能为学生们综合素质以及综合能力的双向发展带去积极的影响。

  • 地方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作用及意义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方、一个民族繁衍生息的标志,更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因其独特的地域特色,使得其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具有独特的使命。本文深入分析了地方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中的优势,并探讨了地方高校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历史的沉淀,是国家、民族文化实力的重要资源。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消亡:文化传承人难以为继,文化样式逐渐减少,技艺创新举步维艰。具

  • VR技术在非遗传播与传承中的运用 ——以潮州非遗为例 2020-06-01

    VR是21世纪一顶重要的先进技术,是一种能够创建和体验虚似世界的计算机仿真技术。将VR技术运用于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中,通过沉浸式虚似现实或交互式虚似现实给潮州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的新鲜血液,换发潮州非遗新的生命魅力,重燃广大受众尤其是年轻受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和兴趣。

  • “非遗”之美就在身边——记2019上海市民终身学习海派文化体验基地嘉年华“星光怀旧市集”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听起来似乎离我们的生活非常遥远,但其实,很多“非遗”就在我们身边。如果您感兴趣,自己却又来不及去一一走访,何不通过摄影师们的镜头,观赏这些平日里难得一见的“非遗”之美呢

  •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及外宣翻译现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贵州作为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省份,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拟在总结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的基础之上,试着初探其外宣翻译的途径,意在促进本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世界,让全人类感知它的存在价值和感受它的魅力。

  • 流风遗韵乐鼓情 ——海州民间鼓吹乐和苏北大鼓的传承与发展* 2020-06-01

    海州鼓吹乐和苏北大鼓是进入省级"非遗"保护名录的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连云港市已经流传数百年之久。阐述了海州鼓吹乐和苏北大鼓的内涵、分类、特色,梳理了两项"非遗"在连云港市的历史传承。在此基础上,对海州鼓吹乐和苏北大鼓的艺术魅力及其当代发展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