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875)
新闻(25)
分类筛选新闻(1)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2875)
学术交流(16)
非遗资讯(5)
政策法规(4)
非遗名录(1)

共检索到 2901 条数据

  • 互联网+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与活性传承构想——以陕西棕编为例 2020-06-01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的提高,但由于外来文化等威胁,我国本土文化的发展空间受到了挤压。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文化发展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都起着重要作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科技不断进步,互联网与"非遗"的相结合发展能够为"非遗"的活性传承提供新的思路。

  • 新时代语境下山东非遗保护体系化构建的思考 2020-06-01

    新时代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化构建必然呈现新的形式。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提供了新契机,同时也迎来了新变革、新挑战。以下将对非遗保护体系化构建进行详细的解读,总结山东省近年来的非遗保护经验,重点关注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理念体系构建、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的生态体系构建、协同创新视角下的区域体系构建、新旧动能转换视角下的产业体系构建,提倡非遗保护应与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衔接、整合,以促进山东的社会、经济

  • 河北省蔚县灯影戏传承保护现状的田野调查 2020-06-01

    河北省蔚县的省级非遗项目“蔚县灯影戏”类属于我国北方地区的皮影艺术,深受冀北一带人民群众喜爱。蔚县灯影戏历史悠久,是在吸取民间小调、民谣、戏曲等多种乡土艺术精华的基础上,形成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戏曲艺术。2013年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类似,蔚县灯影戏也面临着观众数量减少、传承谱系断层、保护工作艰难等现实问题。笔者通过对蔚县灯影戏现状的实地调查,结合蔚县灯影戏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对其生存现状及传承保护,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引起多方关注,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这一祖国优秀非遗项目。

  • 桂林漆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利用研究 2020-06-01

    桂林漆器是桂林市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该项目在当今社会发展新形势下,正确处理了非遗保护中传承与开发的关系,在生产性保护实践中作出有益尝试。漆器传承基地在生产性保护实践中由自然传承转变为了社会传承模式,并成功地将桂林漆器打造成了本地文化品牌。桂林漆器所处的广西是个多民族聚居地,有着丰富的民族元素,其装饰图案纹样可分为几何纹、植物纹、动物纹、人物纹,将广西各民族元素融入漆器的保护性开发中,丰富了漆器的文化内涵,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

  • 江西省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运行机制研究 2020-06-01

    运行机制是政府绩效审计发挥监督作用的原理和运行方式。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下同)专项资金绩效审计为研究对象,发现政府绩效审计无论是审计制度、审计技术,还是审计功能、审计资源,均存在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问题。在深入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政府绩效审计应创新工作机制、组织机制、资源配置机制,以实现政府审计全覆盖。

  • 浅谈“工匠精神”在“非遗”保护中的传承—以确山铁花为例 2020-06-01

    “工匠精神”是近年来在政府大力引导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一个重要关键词。以国家级非遗确山铁花为例,探究“工匠精神”内涵,梳理发展现状与潜力,探讨如何在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正确利用国家社会资源,科学有效地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本文所关注的重点。

  • 探索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结合非遗保护的途径——以黑龙江省为例 2020-06-01

    部分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成效不够理想,未能充分发挥出服务社会、促进地方发展的作用。教师将公共艺术教学与非遗保护结合起来,不但可以充实教学内容,而且可以丰富教学形式,促进高校实现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高校要积极参与保护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丰富多彩的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公共艺术教育相结合,不但能拓展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空间,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而且有利于保护非遗、促进地方文化建设。

  • 非物质文化遗产动画宣传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宝贵结晶,与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不同,非遗文化主要是通过形象、体态、声音、语言等方式来实现传承与发展的。本文针对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困难的问题,从动画技术角度着手,详细地探讨了动画宣传在非遗文化保护中的必要性和主要特征,并进一步提出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动画宣传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够有效推动我国非遗文化保护工作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