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901 条数据
-
浅谈虚拟现实技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存 2020-06-01
档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存过程中存在难度大、还原体验度差等难题.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解决这些难题的可能性.VR技术以其保存全面性、还原真实性、沉浸式体验互动性及其数据的高度再利用性等特点,可以更好地实现非遗档案的保存、传播,本文中笔者还探索了其他更好的传播非遗档案的辅助措施,结合VR技术,以期让非遗档案保存工作更有效.
-
非遗元素在城市桥梁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涪江闸坝景观设计为例 2020-06-01
基于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资料,将非遗元素运用到涪江闸坝景观设计中,打造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城市桥梁景观,使大众更加了解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
-
两大订单背后的“非遗经济”专访小龙茵绣娘基地创办人钱晓丽 2020-06-01
在首届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上,小龙茵绣娘基地创办人钱晓丽不仅对纺织非遗的技艺、产业化有了新的认识,结识了更多志同道合者,更因此先后斩获两个金额分别为数十万元的订单。"听到的、看到的、学到的、感受到的超过我的前十年!"说这番话时,小龙茵绣娘基地创办人钱晓丽从杭州返回到玉溪已经过去近两个月时间了,但她对首届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仍念念不忘。正是这场大会,让她体验到了"开挂"的感觉。
-
阳新采茶戏采访纪实(一) 2020-06-01
阳新采茶戏是鄂东南地区一个独具特色的地方戏种,2008年阳新采茶戏和阳新布贴联合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获批,至此阳新采茶戏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本次采访的目的旨在了解阳新采茶戏在“申遗”成功之后历经了怎样的发展道路,了解相关部门在继承和发展这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进行了哪些切实有效的举措,效果如何等问题并以此为契机,与有识之士探讨“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以及发展创新实践中所遇问题的解决思路。
-
非遗保护视角下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探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具有独特价值.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非遗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同程度的遭到破坏,非遗的生存受到严峻挑战.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以智力为资本,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扬光大,从而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种创意的灵感来源.让文化创意辅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让非遗"活"起来,既能更好地体现非遗的文化属性,又能靠文化创意来突出遗产的价值.在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文化创意产品的过程中,应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让非遗这个源头活水永远不断流.
-
“千角灯”传承现状及保护路径探析 2020-06-01
有"中华第一灯"美称的"千角灯"作为东莞市"非遗"名录中最有分量的民间传统手工艺精品,是当地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其制作技艺复杂,陷入后继乏人的困境。随着经济市场化的发展,非遗的传承前景不容乐观,"千角灯"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日渐减少。本文对"千角灯"的发展保护现状进行调研,探索"千角灯"传承保护的创新发展路径,以为东莞市本土特色文化乃至我国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提供借鉴。
-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视角下的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杨家埠年画为例 2020-06-01
山东省杨家埠的木版年画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极具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杨家埠是传统文化艺术之乡,具有浓厚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就当前来看,旅游产品的市场开发还缺少高附加值的产品,因此对文化遗产实施保护性开发对非遗保护传承和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
浅析当代文化馆部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与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得到各级文化机构的重视,其宣传、保护方式也应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非遗”的多元现状进行多样化的选择。本文围绕文化馆在当前宣传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优劣势,摸索宣传、保护“非遗”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