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875)
新闻(25)
分类筛选新闻(1)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2875)
学术交流(16)
非遗资讯(5)
政策法规(4)
非遗名录(1)

共检索到 2901 条数据

  • 黑龙江满族刺绣非遗传承人群体人类学分析 2020-06-01

    依据田野调查数据的整理,对黑龙江满族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体的发展现状做出分析与数据统计,可制定满绣传承人谱系表;借助人类学"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中"相互对比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可对其传承方式绘制出定量分析图表。从人类学视角分析黑龙江满族刺绣非遗传承人群体特征,有助于探究其与母系文化特征的关联、不同区域传承群体对于同一族群的认知差异以及跨地域文化比较下满族刺绣非遗传承人群体的审美趣味与传播路径。

  • 手工文明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常用"活态"来表述,强调其活的形态、活的样态、活的业态。当然,前提是活的生命状态:创造者的生命活力,传递给对象的暖情,以及历史传承的活动事业。所有这一切都集中呈现在"手"上,即手的工作。当我们的调研组走进大兴安岭深处,走进"北方三小民族"(指生活在我国北方严寒地区的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及达斡尔族)之一鄂伦春族,走进非遗传承人满古梅的家、她的家乡、她的作坊;看到她用那布满老茧的双手把狍皮、桦树皮制作成为精美的生活用品时

  •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历史到美学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历史与当下关系连续性的认识,这种文化遗产保护观念基于活的历史观,把历史从过去的生活经验遗存转化为当代人能够理解、感受、体验的审美意象嵌入当代空间,从而使得非遗文化对当代社会具有活的精神价值。这种转化需要基于非遗保护意识的美学研究,即把美学视域从传统美学所限定的"大传统"中拓展开来,形成"大传统"与"小传统"整合的更大的美学视域。

  • 根深叶茂 源远流长:中国非遗在渥太华 2020-06-01

    中华文化悠久璀璨,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便是其中的精华。中国非遗正随着无数华人华侨的步伐,走向全球。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中国非遗的许多项目,如舞龙舞狮、腰鼓、书法、武术、戏曲等,已经生根发芽,蓬勃壮大。渥太华的舞龙舞狮队,最早是由已经成立86周年的渥太华洪门民治党体育部创立的。

  • 千阳发展非物质文化产业带动就业 2020-06-01

    千阳县大力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产业助力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来抓,大力发展刺绣、剪纸等非物质文化产业,助力脱贫攻坚。财政投入128万元,支持非物质文化产业的保护、技能培训、宣传等。一是培训一批能人。按照"县级培训大师、合作社培训骨干、镇村提升技能"的思路,先后在村文化分馆、县西秦刺绣文化产业园举办"千阳剪纸""千阳刺绣""千阳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等非遗项目培训,有计划

  • 非遗对企业品牌建设的价值研究 2020-06-01

    非遗元素与现代产品融合,助力品牌打造更具独特性的产品内容,在消费者心中建立独特化、中国化的品牌形象,培养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忠诚度与积极性。上下五千年华夏文明传承沉淀而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历史底蕴,同时也为我国自主品牌建设提供了独特化的品牌标识支持,使我国自主品牌建设拥有了更多的创新元素参考。本文为了更好地帮助企业利用非遗元素来建设品牌形象,将在明确品牌"非遗"元素应用价值的基础上

  • 与非遗相关的数据报告 2020-06-01

    1.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 《抖音非遗大数据》,抖音3. 《中国互联网用户非遗认知与需求调研报告》,非遗大数据平台、QQ浏览器、中央美术学院联合发布非遗十大门类国家级名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十大门类: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目前我国共有1372项非遗项目,共计3145个子项.

  • 面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像语义描述研究 2020-06-01

    图像资源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针对现有非遗图像资源在呈现和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已有的成熟理论和方法体系,提出一种专门面向非遗图像语义信息的描述方法。基于Panofsky和Shatford的图像学理论模型构建专门面向非遗数字图像的语义描述框架,针对该框架设计一个完整的图像上下文关键词提取流程,并对该流程进行相应的实验操作和有效性实证研究。实验成功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出语义关键词信息,表明本文的方法在总体上优于现有的著录体系,能带来更高的精准度和召回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