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875)
新闻(25)
分类筛选新闻(1)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2875)
学术交流(16)
非遗资讯(5)
政策法规(4)
非遗名录(1)

共检索到 2901 条数据

  • 韩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经验及启示 2020-06-01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韩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韩国体育非遗保护的经验主要有:制定体系化法律法规和精准施策;构建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机构;完善传承人培养机制,明确其权利和义务;拓宽大众参与路径,充分发挥网络媒介作用;重视本土传承与国际合作相互促进。对我国的启示:健全法治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激发全民自觉保护意识;深入挖掘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助力经济发展;加强国际合作,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充分借助新兴科学技术,开拓和创新传播方式等。

  • 德夯苗寨非遗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2020-06-01

    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德夯景区入选湖南省旅游扶贫开发项目,发展旅游业成为了促进当地经济增长的最佳选择之一。以湘西德夯苗寨为研究对象,实地调查德夯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现状,深入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与开发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从提升德夯苗寨的核心竞争力、统一建筑风格、提高居民参与度、注重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 论湘潭非遗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路径 2020-06-01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工作俨然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如何保护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力活化非遗文化产业并且使之与当前社会发展相结合,已成为目前亟待研究的一大问题。本文以“湘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作为研究切入点,深入探究和挖掘非物质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对促进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高校图书馆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可行性与意义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我国大众长期以来智慧的传承与延续,其中凝聚了深厚的文化理念与人文底蕴,更是推动我国文化不断创新、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高校图书馆应该充分发挥自身无法比拟的经营实力与优势资源,从非遗项目的传承到发展的各个环节,发挥自身重要的承载作用。本文从高校图书馆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可行性分析入手,结合高校图书馆服务非遗保护的意义与优势认识,从而探究高校图书馆服务非遗保护的具体策略。

  • 活态传承视域下的非遗产品开发* 2020-06-01

    活态传承是当前最活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从创新的角度去解读非遗活态传承或者从活态传承的角度观照产品设计创新都非常适宜。保护与创新之间的失衡、地域文化与传统观念过度剥离、产品内涵的单向传递导致文化"代入感"的下降是当前非遗产品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坚守非遗定位和提升非遗活力两条原则出发,本文以夹角江年画为例提出保护技艺"原生态"与新产品开发相结合、讲究良好形式与关注非物质性内涵并重、从单个非遗视角转向多元文化视角、从单向"诉说"转向双向"交流"的设计对策。

  • 非遗项目“糖画”的网络营销现状分析 2020-06-01

    糖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具有传承中华文化、发扬民族精神的重要使命。但现今糖画存在很多问题,例如非遗文化产品受众面小、售卖地域受区域文化影响、宣传渠道少、人工成本高等。本文从糖画的现状出发,分析传统糖画营销策略的缺陷,对出现的相应问题提出改进方法,通过切实可行的营销计划来振兴糖画市场。

  • 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档案资源建设探析 2020-06-01

    首先对比了中、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同概念,梳理了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内容;其次探讨了日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以及对非遗传承人的认定制度及建档保护要求;最后分析了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及相关建档工作,对我国非遗保护及档案建设有一定启发。

  • 城镇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境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被正式引入中国的十几年,也恰好是中国城镇化建设急速推进的时期。城镇化让中国的经济水平和城乡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善,也给乡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如何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城镇化的关系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通过调研和案例分析,从文化生态环境、社会意义、文化空间、传承群体和受众、精神内涵、产品生产链六个方面分析了城镇化过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变迁和由此产生的保护困境,并从中国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汲取经验,以期为促进非遗保护与城镇化的良性发展提出积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