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4)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4)

共检索到 4 条数据

  • 独立院校艺术专业“非遗”主题课程开发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印记,是宝贵的艺术技艺与文化符号,这些优秀的"非遗"文化资源应该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延续,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一个很有效的方式。在改革传统文化教育,推进文化建设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在山东省独立学院艺术专业设立"非遗"主题课程,探索"非遗"文化在独立学院课程开发中的重要性、目标及流程,为相关课程建设提供建议,培育"非遗"地域文化的传承人,并为"非遗"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教育付出力量。

  • 独立院校艺术专业“非遗”主题课程开发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印记,是宝贵的艺术技艺与文化符号,这些优秀的'非遗'文化资源应该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延续,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一个很有效的方式。在改革传统文化教育,推进文化建设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在山东省独立学院艺术专业设立'非遗'主题课程,探索'非遗'文化在独立学院课程开发中的重要性、目标及流程,为相关课程建设提供建议,培育'非遗'地域文化的传承人,并为'非遗'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教育付出力量。

  • 独立院校红色非遗文化传承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2020-06-01

    高校是传承文明、培养人才的基地,将地方的非遗文化与独立院校教育相结合,不仅可以有效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使民族精神的DNA世代相传。同时对培养新一代年轻人学会审美,从而更好地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我院在加强当代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的同时,也在保护并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大学生对非遗知识、相关技能技术、民族情感等进行积极探索与深入研究,并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思维碰撞,敲击出新的火花,进一步提高我院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思维。

  • 论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共同体*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是适应人类非遗保护需要而兴起的。非遗学的独立,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既要有自觉地案例研究,更要有系统地理论探索,而这一切都有赖非遗学科共同体来实现。非遗学科共同体是指基于明确学科归属和学科意识而建立的契约性共同体,是由对非遗传承和保护研究具有强烈、持续的责任感和学科指向的传承人、保护者和研究者组成的群体。当前,构建非遗学科共同体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在实践上既要坚持客观性、独立性原则,又要突出学科理念和学科体制上的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