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79)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79)

共检索到 79 条数据

  • 现代芳疗技术在山西传统猪胰子皂创新发展中的应用 2020-06-01

    指出了山西王吴猪胰子皂是历史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随着工业制皂的普及,工序繁琐的猪胰子皂发展遇到重重困境。通过对山西王吴猪胰子皂发展轨迹及制皂工艺的梳理,介绍了猪胰子皂创新发展项目,即将西方芳疗技术中冷制皂及天然精油植物油的添加两种技术从外观、味道、包装等方面对猪胰子皂进行全面的升级,设计出了既保留传统工艺,又具有创新的一系列产品。并探究在互联网时代,猪胰子皂商业化的发展模式,以期为山西猪胰子非遗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思路提供参考。

  • 基于”德化瓷烧”非遗传承的现代学徒制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大部分都采取传统师徒制的口传心授方式,很难在现代教育系统内系统、规模的培养人才。这就导致在社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边缘化,并且陷入发展困境。基于此,有必要通过构建现代学徒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保护与传承“德化瓷烧”这一非遗传统工艺。

  • 试论现代女装面料中植物蓝染元素的创新设计应用——以荆楚纺织非遗天门蓝印花布为例 2020-06-01

    面料作为服装设计的重点要素之一,能够直接反映出最终的成衣效果。面料的创新设计研究一直是设计师们关注的焦点。在目前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天然染色的服装面料也逐渐地成为面料创新设计的发展趋势之一。尤其在潘通发布的2020年经典蓝之后,设计师纷纷对经典蓝所作出的不同设计运用已经成为今年时尚设计的一大亮点。本文在基于对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背景下,以荆楚地区传统印染技艺天门蓝印花布的植物蓝染为例,探讨了在现代女装面料创新以及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旨在为区域性非遗保护与传承,以及时尚文化产业发展作出一定的指导建议。

  • 文化自信背景下非遗民歌与现代音乐元素的有效结合 2020-06-01

    民歌即人民之歌,是经过广泛的群众性的即兴编作、口头传唱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歌谣,从高原山歌到劳动号子,从稻区“田歌”到云岭“双生”,形式多样的民歌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三灶民歌是珠海三灶岛居民用粤语传唱的原生态民歌,本文以珠海三灶民歌为研究对象,探究非遗民歌与现代音乐元素的有效结合,为文化自信背景下原汁原味民歌的传承和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

  • 人类学视角下的“非遗”保护理论、方法与路径 2020-06-01

    从人类学的观点来看,文化在不断适应社会和自然环境中不停发展改变,存活于当下社会语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能例外。所有“非遗”都是动态和不断变化的,所谓动态意味着它不仅与历史有关,与现当代有关,还应该与人类的未来发展有关。另外,从整体论看,既要将非遗放在动态的时间维度中来理解,也要将其放在复杂的杜会空间中来审视,看到它是后现代社会和知识化社会的产物,不仅是被保护的“遗产”,还是参与新的社会建构的“资源”。人类社会从开发自然资源时代转向开发“人文资源”时代,与人文资源紧密相连的“非遗”正体现出其未来性的重要价值。

  • 因技艺施策,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回归现代生活 2020-06-01

    近年来,凤翔街道办事处在辖区范围选出发展潜能比较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利用资源的再生性,将历史的、静态的、古老的文化资源与当代社会相融合,进行开发、利用、创造,变成现代的、时尚的、融入生活的、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为古老技艺注入现代设计与审美理念,使其融入现代生活.根据技艺的发展潜能,实施不同的传承保护和利用策略,达到既传承非遗文化,又发展地方经济,同时也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目的.

  •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非遗”传承实践探索 ——以绍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承载着独特文化意识和民族精神。保护、传承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提升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自强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以绍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以建设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性传承基地为载体,通过结对大师、融入专业、活态传承、服务社会4个方面工作,积极开展了民艺讲坛、民艺体验、非遗市集、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建设等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非遗”传承实践。

  • 高职现代职教课程《民艺鉴赏与制作》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民间艺术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占据着绝对优势。基于此,课题立足高职院校,以非遗名录中的齐鲁民间艺术课程开发、建设为切入点,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建设现代职教课程平台《民艺鉴赏与制作》,通过现代职教平台等数字化技术将齐鲁地区优秀非遗、民艺呈现出来,形成系统化、数字化网络课程,促进齐鲁非遗、民间艺术与高职教育、现代数字媒体技术的有机融合,让高职院校肩负起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助力非遗传承、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