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77 条数据
-
姜慧:非遗保护要"见人见物见生活" 2020-06-01
“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复兴,都是从总结自己的遗产开始的。”著名建筑学家、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曾这样说。虽然历史斗转星移,但无论是秦砖汉瓦、唐诗宋词,还是甲骨竹简、民居壁画,文化遗产作为先人智慧的结晶,见证了中华文化历史,承载着民族文化记忆,蕴藏着民族精神基因。根深方能叶茂,源远造就流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齐鲁文化的‘根’与‘魂’,它们告诉人们齐鲁文化来时的方向,也必将照亮未来的去路。”山东省文化厅非遗
-
拜“孙成”为师,向“打酒”学习——谈江西高安采茶戏《孙成打酒》 2021-08-26
拜“孙成”为师,向“打酒”学习——谈江西高安采茶戏《孙成打酒》
-
让百姓的生活美起来 2021-08-26
让百姓的生活美起来
-
非遗有活力,生活有魅力——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盛大开幕 2020-06-01
2018年9月13日,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山东济南盛大开幕。八大主题展区、五大活动板块,让观众近距离观赏“活态非遗”;“非遗社区行”“非遗校园行”“舌尖上的非遗”等活动多点开花,精彩纷呈;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云集泉城,展现非遗精华……本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为广大游客和观众奉献了一场可视、可触、可感的,体验性强、互动性强、感染力强的文化盛会,体现了“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
-
提振非遗消费 创享美好生活第四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全景回顾 2020-06-01
近日,以"提振非遗消费创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在沈阳召开。这是纺织非遗大会在浙江、北京、云南成功举办后的又一次非遗盛会。去年第三届纺织非遗大会入选"中国非遗十大事件",其影响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今年,第四届纺织非遗大会首次进入东北在沈阳举行,与第二届中国(沈阳)旗袍文化节强强联合,推进纺织非遗活化传承,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
-
手工文明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常用"活态"来表述,强调其活的形态、活的样态、活的业态。当然,前提是活的生命状态:创造者的生命活力,传递给对象的暖情,以及历史传承的活动事业。所有这一切都集中呈现在"手"上,即手的工作。当我们的调研组走进大兴安岭深处,走进"北方三小民族"(指生活在我国北方严寒地区的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及达斡尔族)之一鄂伦春族,走进非遗传承人满古梅的家、她的家乡、她的作坊;看到她用那布满老茧的双手把狍皮、桦树皮制作成为精美的生活用品时
-
融入生活记住乡愁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名词如今越来越普及了,标志之一就是每到年节,“非遗”老字号食品、“非遗”手工制品、“非遗”民俗活动等就会集中开展线上线下的展览、展示、展销活动。“非遗”承载着中国人的文化乡愁,是中国人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载体。和正式的史书相比,“非遗”所记录的历史亲切、朴素而丰富,充满了人情味儿和烟火气。就拿春节来说,已经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与春节有关的“非遗”项目就有200多个,诸如舞龙、舞狮、灯会、庙会、年画、剪纸、社火……不胜枚举。丰富多彩的“非遗”展示出了中华文化的深厚与多样,所营造出的节日氛围,是其他事物难以替代的。
-
一场有温度的采风之旅 2020-06-01
近日,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主办的2020年度“最美的书”评选结果揭晓,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副教授崔晔主编的2014级舞蹈学班毕业集《说舞留痕——山东“非遗”舞蹈口述史》入选。这本书通过深入访谈的形式,挖掘、整理了50余位山东“非遗”舞蹈传承者的口述资料,将最鲜活、真实的史料留存下来,展现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大秧歌的风采。这是一本满溢着民俗生活氛围和民间艺术气息的、有温度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