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8 条数据
-
积跬步以致千里,聚小流以成江海 ——全南县《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申报国保非遗成功典型案例分析 2020-06-01
2014年7月,《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成功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示名单,对于常年从事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文化工作来讲,这是一个欢欣鼓舞、激动人心的时刻,它打破了全南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长年无国保的记录,是对我县优秀历史文化地位的重要肯定,这对于整个全南县的文化工作也是一个重要里程碑,为今后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辟了更为广阔的视野与空间,使其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
从文本学角度看非遗申报书的问题与价值 ——以黄陂木兰传说为例 2020-06-01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形成了一套完整机制,其中,申报环节成为一种模式化的操作,撰写书表现为文本的生产过程。从民间文学文本学角度出发,以黄陂木兰传说为例,将黄陂木兰传说申报国家级非遗报告中的基本内容视为文本,在传说的文本谱系中梳理申报书的文本来源,考察其建构的过程、方法和影响,有助于反思非遗申报书撰写中的普遍问题以及民俗学者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的角色和作用。
-
新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20-06-01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国家的宝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关系到我国五千多年文化的传承延续,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且指出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这就是我们在新时代弘扬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本指南.新时代的非遗保护重点在传承,如何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的传承下去,本文试做分析.
-
浅谈宿松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对我县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非遗普查尤其重要,我县已开展三次非物资文化遗产普查,对非遗名录的传承和保护刻不容缓,我县非物资文化遗产已成功申报国家级名录一项,省级名录七项,县级名录51项。国家级传承人1人,省级传承人7人,市级传承人8人,县级传承人212人。
-
非遗“脉动”大湾区 2020-06-01
粤港澳三地同根同源,有着不可分割的地缘、文化血脉,同属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岭南文化,是优秀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认同是粤港澳三地紧密联系、交流合作的血脉纽带,也是构建"人文湾区"的重要基础。基于深厚的地缘、史缘、亲缘等关系,三地以岭南文化为根脉,留下璀璨而丰富的非遗文化,见证、诠释着一脉相承的久远过往——2006年,粤港澳联合申报的粤剧、凉茶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09年,粤港澳联合申报的粤剧成功入选世界级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
我的非遗情结 2020-06-01
我叫宋进潮,现任保康县文化馆副馆长.2005年,我开始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我发现,保康有很多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慢慢地,我就喜欢上了这项工作,毅然了踏上了非遗申报之路.风雨十三载,我义无反顾,先后申报了70多项县级、10项市级、2项省级非遗保护名录;《沮水巫音》、《黑暗传》成功申报成为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为保康赢得了荣誉,为保康文化旅游事业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品牌基础.十三年的申遗之路,让我与非遗传承人结下了不解之缘,期间,也发生了许多让我终身难忘的故事.下面,我讲两个故事,与大家分享.
-
石学敏院士当选针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020-06-0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令第45号)有关规定,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按照《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的通知》(办非遗函(2005)537号的要求),经各地申报、专家组初评、社会公示
-
大咖齐聚京城 用非遗点亮生活 2020-06-01
日前,中国非遗又传来好消息。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我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两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2个非遗项目列入该名录(册),位居世界第一。近来,非遗这个关键词频频登上热搜,非遗进社区、非遗进校园、非遗助扶贫……毋庸置疑,非遗已渐入人心,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