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3 条数据
-
艺影凡声 粉墨心弦 丁凡其人其艺 2020-06-01
有人说,在粤剧界,丁凡是一个"另类"的存在。的确,他籍贯湖南醴陵,从小没听过粤剧,既无家学渊源,又非科班出身。然而,他既是粤剧界较早拿到中国戏剧最高表演奖"梅花奖"的演员,又是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项目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更是领导、专家、观众"三认可"的
-
试论非遗题材电影的文化透视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题材的电影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国家政策给予该类型的电影以良好的生态环境,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充满商业性的的电影作品有机融合,碰撞出无比绚烂的火花。在这样的融合下,非物质文化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使得非物质文化在传播中得以保存,商业电影也因为非物质文化的融入而更加细腻隽永。其实,不管是商业电影,亦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便是它们最核心的要素。本文主要从非遗电影的文化背景、非遗电影的文化进程、非遗电影彰显的现代文化心理三个角度,尝试对非物质文化题材电影进行文化透视。
-
复制品的光晕与暗影 ——略论电影艺术对“非遗”的呈现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刻录着久远的生活痕迹和民族密码而对当代社会认识历史有着重大价值。在纪录片、实景演出等形式之外,电影艺术也深刻地参与到非遗议题之中,以可复制的艺术形式对非遗文化展开流动的呈现。它的关键任务在于,在无法复归历史的语境下,用影像呈现解决构建文化认同的问题,不仅仅在其原本的文化内部凝聚主体的认同,同时也要将游离其外的文化"他者"召唤过来。许多电影都只是用传统划出了一条简单的退守轨迹,投下阴影是容易的,但既然是立足传承,电影创作就更应重新点燃光晕,设法呈现非遗文化的特殊性和其来有自的历史,表现出其延续的生命力。
-
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电影化重构 2020-06-01
本文从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主要特点和价值分析出发,论证了其电影化重构的必要性。同时,从电影的影像来源和案例分析入手,分别阐述了此非遗电影化重构之可能性。最后,对该非遗电影化重构的当下问题和未来方向做了梳理和展望。
-
非遗电影的创作主题略论 2020-06-01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的逐渐深入人心,非遗的保护热应运而生,与之有关的电影,即非遗电影也开始了创作,并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人们甚至欣喜地看到,一种在国产电影中前所未有的新类型片由此诞生,非遗题材成为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文化符号,被纳入到已经较为成熟的电影产业运作流程之中。而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这些电影往往是具备多重主题的,体现了主创的文明意识以及文化自觉。
-
120部微电影告诉你上海非遗有多美 2020-06-01
朵云轩木板水印、古琴斫制、海派剪纸、江南传统文人香事……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于上海的肌理之中,等待着被更多人发现。日前,历经9个月的拍摄和制作,《海派百工》前传60部8K微电影纪录片正式在沪发布。据介绍,“海派百工”系列微纪录片由上海市非遗保护中心制作,计划在两年内拍摄120部、每部5分钟、以8K超高清形式呈现,纪录手工艺人的生活故事、精湛技艺。
-
传承与重构:民间文学与中国电影 ——以江苏省国家级“非遗”民间文学项目为例 2020-06-01
本文以"白蛇传传说""梁祝传说""董永传说"等在江苏民间广为流传且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民间文学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中国电影中的呈现及重构方式,探讨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国电影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为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的传承与保护拓展新的视野与角度;另一方面为中国电影更好地开掘独具民族特色、彰显时代特征、具有强文化传播属性的"中国故事"提供一种参照。
-
新媒体视域下的非遗微电影探究 2020-06-01
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来临,数字技术和新媒体蓬勃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开拓更加广阔的思路。近年来兴起的非遗微电影,是新媒体语境下形成的电影新形式,也是利用立体影像记录和传承非遗文化的一种新尝试。历史悠远、瑰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在视觉科技中焕发生机,在新媒体影像传播中展现自己独到的文化意蕴和审美价值。目前我国的非遗微电影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它既已形成属于自己的艺术特色,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传播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