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3)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3)

共检索到 3 条数据

  • 文化生态视域下非遗社会传承与发展路径 ——以电影《百鸟朝凤》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传承与发展是中国"文化自信"和"讲好中国故事"的题中应有之义。《百鸟朝凤》作为一部非遗影片,从艺术角度真实再现了当下非遗的现实困境,展示了非遗的生存背景,指明了非遗衰败的原因在于生态环境变化。文化生态理论所强调的文化与环境双向互动、文化多样性,为非遗的社会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因此,应在坚守核心文化的同时进行创新转化,建设生态保护区,提高社会群众的非遗理解力,构造非遗的外部社会环境,内外共筑新时代非遗文化生态。

  • 电影《百鸟朝凤》中的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 2020-06-01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艺术精品灿如星海。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在当前的商业市场环境下不断遭遇生存和发展困境,首当其冲的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文化是重要的国家资源,更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文化资源向消费模式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道路,是每个非遗人面临的困境,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电影《百鸟朝凤》通过对唢呐这一非遗艺术在现实社会中被边缘化,唢呐艺人生存十分艰难的困境表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出路问题凸显了出来。

  •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浅谈电影《百鸟朝凤》 2020-06-01

    在文化强国背景下,我国开始愈加重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对其进行保护与传承,但目前非遗在发展的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问题。电影《百鸟朝凤》通过唢呐艺术讲述了两代唢呐匠人的悲欢离合,在这部电影中也折射出非遗在传承过程中的问题:一方面是现代人缺少对非遗文化的了解,很少有年轻人来学习,使其面临着失传的困境;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很多年轻人对传统的非物质文化提不起兴趣,更对匠心精神没有深刻的理解,导致非遗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