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69 条数据
-
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与非遗传承保护的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是中华民族先人的智慧结晶,在文化强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伴随现代社会的发展,非遗的传承受到很大的冲击。但是通过实践表明,在职业教育下的学徒制模式里非遗可以得到更好的传承,而非遗文化走进校园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更具积极意义。因此,文章以下就现代学徒制传承非遗的优势进行首要阐述,结合非遗传承现实困境的列举,继而找到现代学徒制传承和保护非遗的应对之策。
-
高校艺术设计学科开设“非遗”相关课程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具有民族融合性、生活实用性、艺术表现性。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开设"非遗"课程,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训练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良好地继承和发扬了"非遗"传统文化精神。本文从人才培养目标、设置"非遗"课程体系、开展走访调研活动、开展文化讲座活动、构建"非遗"文化智库、打造高校"非遗"专业教师及学者团队等方面,对艺术设计学科与"非遗"课程的有机融合,提出了相关的措施和建议。
-
新疆维吾尔族传统木模戳印工艺的研究及复刻——以民族工艺品图案为例 2020-06-01
新疆维吾尔族的木模戳印是一项被列进国家非遗目录的传统技艺,并且该工艺制出的印花布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最初的木料到最后的印料和布料,都显现着这个民族的风情。木模戳印有一百多种纹样,由此印出的印花布上具有各种各样的形态,自由排列,颜色丰富多样。人们会使用这些印花布作为腰巾、门帘、窗帘、罩单、壁挂、墙围布和炕围布等。本文是在对木模戳印技艺进行了研究之后以及挑选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民族工艺品式纹样进行复刻之后的总结,通过亲身体验制作木模戳印到木模戳印花布的完成,作者深深地体会到了属于新疆维吾尔族人民的这项古老、极具魅力的传统技艺的美与意趣,还体会到了这个西北地区民族热情地、坚毅地面对生活的态度。
-
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研究热点分析 2020-06-01
在经济、科技、文化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武术非遗)如同所有传统文化一样,在显现自身所特有的价值时,也表现出令人堪忧的生存状况。通过系统整理相关武术非遗研究文献,归纳武术非遗研究现状,探讨武术非遗研究热点。发现在传承人保护、法律法规政策、互联网+传承模式、文化旅游开发等几个方面研究较多。本文认为,对武术非遗的研究应该围绕以下热点:武术非遗应根据自身具有的教化功能进行传承与保护,不断回归民众生活,做到传承人应"以人为本",打破"固化思想";政府部门应加强管理、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合理配置资源;紧跟时代步伐,结合中国现代人群特征,不断创新传承与保护的方式方法,创造适宜武术非遗的发展契机,为武术非遗未来的生存奠定良好的基础。
-
传承人口述史文本的价值 2020-06-01
21世纪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运动使"非遗"传承人成为现代口述史研究中的新对象和新方向。传承人口述史综合了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和口述实录文学等学科的学术范式和文本转化方式,因而它具有史料性、档案性和知识性的基本学术特征和价值特征。当下传承人口述史的研究仍处在采集、记录以及对研究方法和理论范式的摸索讨论阶段。因此,学界对传承人口述历史文本的主体性研究也应当及时跟进,而且应立足于传承人口述史的基本特征和学术价值取向,开展多元性和系统性的研究。
-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商标保护实证分析 2020-06-01
中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日益重视,但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尚无定论。私法领域中的商标权保护方式,契合于非遗的保护与开发。以内蒙古非遗项目为例,内蒙古非遗商标注册检索数据为3046,大量被"私有化"注册和"囤积",存在偏商业化的隐患。因此,对内蒙古非遗商标的保护,要鼓励合理的商业开发,也要注意非遗传承主体利益的保护,才能实现长久发展。
-
“理论与实践” ——人类学和民俗学对“非遗”的研究和保护 2020-06-01
在各个领域都飞速发展当今社会,文化建设和保护正处于重要历史阶段,随着对本民族文化的不断深入及挖掘开发,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等观念开始被更多的被提出和重视.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像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独特脚印,承载着不同时期独特的印记,慢慢的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类学学者及民俗学者的关注.正因为它的独特性及文化研究价值,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是刻不容缓的.人类学的四个特性对"非遗"的研究与保护无疑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方法论的指导,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实践"无疑是民俗学对其研究与保护的关键词.当然人类学与民俗学作为交叉学科,并不是只单单具有理论或者实践实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是人类学与民俗学对待"非遗"研究及保护的重要武器.
-
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个案研究* ——以广州戏服制作技艺为例 2020-06-01
我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国,拥有着种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成为当下的热点问题。其中手工艺非遗因为机器工业时代的背景,市场被严重挤缩。笔者以广州戏服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为个案进行研究,试图为手工艺非遗的法律保护提出力所能及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