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8)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18)

共检索到 18 条数据

  • 杨昌芹:传承“竹”梦共脱贫 2020-06-01

    17岁学习竹编技艺,22岁创立公司,24岁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6岁获"中国竹编高级工艺美术师"称号,27岁当选全国人大代表……13年来,杨昌芹用自己不懈的奋斗书写了别样精彩的"竹"梦青春。2007年,杨昌芹作为印江民族职业学校的10名学生代表之一,到赤水学习竹编工艺,师从赤水竹编非遗传承人陈文兰。

  • 竹之魂:坚守——竹编艺人谭代明 2020-06-01

    谭代明Tan Daiming1957年生于成都。现为成都新派竹编创始人,成都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旅游商品协会会员,成都凤凰民间民族艺术发展中心成员,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继承人,国家级非遗“瓷胎竹编”省级传人。参加过瑞士日内瓦国际文化旅游节展演、法国“四川风味节文化艺术展演”。

  • 青神竹编的知识产权保护路径探析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是历史传承。青神竹编作为典型的国家级非遗手工技艺,是眉山对外展示的名片。目前知识产权的保护仅限于平面竹编作品中内容图案和商标的保护,专利保护和立体竹编保护缺失。本文拟从法律角度详细阐述目前青神竹编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和下一步思路。

  • 瑞昌竹编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结合的创新性研究 2020-06-01

    瑞昌竹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系传统手工业,在当今社会也同样面临着和传统手工业共同的问题:传承与发展。对于"非遗"来说,单纯的抛开传承来谈发展也是去本就末,脱离本质的。因此,如何进行二者的融合,才能更好地谈发展。

  • 杨昌芹:用竹“编”出美好生活 2020-06-01

    1月13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指导,光明日报、光明网主办的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结果在京揭晓,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赤水竹编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杨昌芹入选。发展是最好的传承杨昌芹,一个出生在贵州印江的苗族姑娘,在学习竹编前,背篓和簸箕,是她对竹编的唯一印象。初中毕业后,杨昌芹因家庭贫寒辍学外出打工,一年后,她重返学校。杨昌芹和竹编结缘于2007年,那一年,她作为学校的10名学生代表之一,到赤水学习竹编工艺。学习期结束后,杨昌芹并未返程,而是选择留下来,跟随

  • 杨昌芹 赤水河畔的“竹编姑娘” 2020-06-01

    我提的包,戴的手镯、耳环,平时穿的衣服,都是竹编的,竹编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在2020年全国林草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传承人杨昌芹一边为大家展示自己的竹编技艺一边说。从小在赤水河边长大的杨昌芹,对大山和竹林非常熟悉。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杨昌芹成为贵州省竹编工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创办了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并通过竹编带领周边的留守妇女脱贫致富。杨昌芹也因此当选为第十二届贵州省党代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 道明竹编文化创意家具设计研究 ——以屏风设计为例 2020-06-01

    道明竹编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体,整合现有资源,梳理文化脉络。将传统技艺与设计相结合,让竹编产品的价值得到了大幅提升。本文从竹编文创设计出发,探析非遗传承与文创设计的结合,并秉承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态度,为崇州竹编非遗产品转化为提出新的设想。

  • 中国非遗“走出去”的可行性及实现路径探析 ——以四川崇州道明镇的“道明竹编”为例 2020-06-01

    道明竹编作为体现中国文化自信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闪耀着灿烂的光辉。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非遗"走出国门,可运用SWOT分析法,深入分析竹编自身优势劣势,再结合国外市场分析,就能挖掘出道明竹编本身具有的潜在的艺术商业价值。经过对国外平台的多重考察和整理数据研究,就"走出去"这一发展道路提出一些可行性及实现路径。道明竹编是千百年来心灵手巧的祖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要让其在国内外都大放异彩,在国外的互联网长河中添上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