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2 条数据
-
艺影凡声 粉墨心弦 丁凡其人其艺 2020-06-01
有人说,在粤剧界,丁凡是一个"另类"的存在。的确,他籍贯湖南醴陵,从小没听过粤剧,既无家学渊源,又非科班出身。然而,他既是粤剧界较早拿到中国戏剧最高表演奖"梅花奖"的演员,又是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项目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更是领导、专家、观众"三认可"的
-
非遗面塑在广府特色的粤剧艺术形象中的应用研究 2020-06-01
2006年,国务院先后公布了四批共137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粤剧在当年5月被国务院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0月,粤剧正式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列入了第四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而面塑,2009年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5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和粤剧同属于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两者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虽然不是起源自于同一地方,但是他们在多个方面上进行融合,可以相得益彰,各放异彩。接下来我将以广府特色中的粤剧形象以面塑的形式表现的应用,来探究两种非遗文化的结合。
-
从粤剧提纲戏编演看粤剧排场的历史价值* 2020-06-01
粤剧排场是指由固定的脚色行当、锣鼓、音乐、身段、舞台调度组合而成,用来表现特定的情节或情境的表演片段。作为粤剧传承的核心内容,排场在粤剧的编剧、表演和演员培养中都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特别到了清代,粤剧提纲戏编演中大量使用排场,使得粤剧排场在提纲戏的编写和表演中都形成了一定规律,与此同时,提纲戏的表演生态也影响着排场演出,使得熟识排场成为了许多粤剧演员"扎起"①的重要因素,成为了粤剧演出产业链条上重要的一环,也影响了现代粤剧发展。总结粤剧排场在粤剧提纲戏编写、表演中的运用规律,可为非遗保护视野下的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提供新思路。
-
粤剧“触电”激发新时代文化火花——访广东粤剧院粤剧电影制作方与主演 2020-06-01
粤剧电影是粤语电影吸纳、展示粤剧艺术的特殊类型,自20世纪30年代兴起以来,就与粤剧舞台艺术相互辉映、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粤剧电影经历了上世纪的盛衰,迎来24世纪的再度复苏。借助新的技术手段,嫁接其他艺术形态,尤其是2009年粤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非遗”保护的文化政策下,21世纪的粤剧电影走上了融合新媒介、探索创新的求变之路。
-
论传统戏剧类非遗保护的“标准”问题 ——以澳门粤剧为例* 2020-06-01
澳门粤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称"非遗")保护,需要在充分发挥澳门《文化遗产保护法》(第11/2013号法律)宏观性"法规标准"能效的基础之上,另从澳门粤剧的"文化景观"民俗特征和"艺术存在"本体特征出发,制定相应的中观性"民俗标准"和微观性"本体标准"。只有三类"标准"形成合力,方能真正实现澳门粤剧以及以"澳门粤剧"为代表的我国传统戏剧类非遗项目的整体性保护、活态性保护和生态性保护。
-
川粤非物质文化传播比较研究 ——“蜀风雅韵”与“粤韵风华” 2020-06-01
地方戏剧文化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和粤剧均为地方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剧种,深受国内外观众喜爱。基于传播学理论的"7W"模式,对川剧和粤剧在传播目的、环境、主体、内容、媒介、受众和效果等7个维度的传播学要素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到,广东非遗传播可借鉴"蜀风雅韵"进行川剧传播的做法,强调以展示和传播为目的进行节目设计和演出;增加以沟通为目的的非遗双语介绍;通过整合资源打造非遗项目综合体验区。
-
粤港澳大湾区粤剧非遗信息资源多馆协同发展探讨* 2020-06-01
粤剧是岭南文化的瑰宝,也是粤港澳及海外华人文化认同的纽带之一。文章通过梳理国内外粤剧非遗信息资源研究的概况,在调查粤港澳大湾区粤剧非遗信息资源收藏与利用现状的基础上,从资源收藏区域分布、文献类型、获取途径、管理模式、载体形态等方面进行分析,建议采取从顶层设计大湾区粤剧非遗信息资源协同发展总体框架、制定统一的数字化标准,创新资源呈现的技术手段、建立民间征集与出版的激励机制、加强版权保护等策略来促进大湾区粤剧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的协同发展。
-
新编粤剧之“新”与“难”——粤剧《白蛇传·情》引发的思考 2020-06-01
2019年是粤剧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第十个年头,粤剧从跨入“名录”的那一刻开始,所肩负之“发展性传承”的使命愈发重要。在此期间,城市建设为粤剧的存留提供空间、粤剧人才传承上呈现出“薪火相传”的面貌、粤剧群众活动如星星之火般在城市各处燎原'对于粤剧传统与挖掘也不断深入。①在“非遗”的保护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这种机遇之下,一批融合“传统”和“现代”的作品如春笋般涌现,新编粤剧《白蛇传·情》②就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