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3 条数据
-
女书在高等职业院校的传承与发展路径研究 2020-06-01
女书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与职业院校的融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发展,提供典型性的案例借鉴.高职院校通过挖掘学校当前优势,结合地方文化资源,利用"互联网+"平台,抓住技艺技能展示交流机遇,与创业就业教育结合等方式,探索女书在职业院校的传承与发展路径
-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职业院校与非遗传承的融合发展 2020-06-01
2019年初《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出台,把职业教育摆在了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职业院校可以通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高等教育对接,将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遗"传承人请进课堂,推动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和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模式改革,以及助力文旅企业转型升级等方式,增强文化传承和创新能力,有效推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
-
我国职业院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述评 2020-06-01
职业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院校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当前,职业院校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展现出非遗文化传播、培养专业传承人才、开发非遗课程教学资源、建立保护基地等多种功能,开展了利用现代学徒制来丰富和完善非遗传承和发展的实践探索,丰富完善了非遗传承的院校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职业院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面临着理论指导缺失、学生继承非遗项目热情不高、专业建设滞后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型教师短缺等困境。
-
职业院校开展非遗教育的必要性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文化遗产组成部分中一些被社会、群体、个人普遍认可的社会实践、知识技能、文学艺术、手工艺品等等,具有传承性、口头性、活态性等特征。职业院校开展非遗教育的必要性是新时期赋予职业院校的使命,是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提出了职业院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实践策略,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纳入职业院校的教学目标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
“传统木船制造技艺”在职业院校的数字化探索——以木船粗胚制作的工艺改进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经过了历史的洗礼,在传承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传统手工技艺进行改良创新。提高工作效率,主动适应市场需求,是非遗文化保持生命活力的动力源泉。舟山职业技术学校在国家级非遗项目“传统木船制造技艺”的传承中通过将传统技艺课程化,把木船的工艺指标信息采集形成数字化,积累量化数据,创新粗胚制作工艺,对职业院校非遗的传承和创新工作具有示范性。
-
职业院校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平台的陶瓷艺术传承与创新研究 2020-06-01
陶瓷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瑰宝。本文探讨了在职业院校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搭建平台,完善制度,创新多种技能大师工作室人才培养路径,开展陶瓷艺术的非遗传承与创新研究的可行性。
-
职业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实施路径研究 2020-06-01
指出了随着我国对中华传统文化创新继承的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显得更加尤为重要。职业院校作为区域技艺传承的主要承担者,有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先天优势。以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非遗活态传承实施路径为蓝本,提出了职业院校非遗活态传承切实可行的有效形式,以期为职业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提供借鉴与参考。
-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业院校非遗传承人培养模式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大多是以口传心授为主,难以实现规模化、系统化的发展,因此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业院校非遗传承人培养,强调工学结合、多元化培养,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非遗文化的传承成本,全面提升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优势,是一种非遗传承人培养的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