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5)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15)

共检索到 15 条数据

  • 青海玉树《格萨尔》说唱艺人生存状况调查 2020-06-01

    说唱艺人是《格萨尔》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主体,其中的神授艺人最具代表性。对神授艺人的研究不宜过度关注其神秘性,应该从非遗保护的角度认识到他们的存在价值,关照他们的生存状况,解决他们的经济困难,发挥他们的潜能。建议以国家级生态保护试验区建设为依托,加强玉树州格萨尔文化的语境建设;发挥政府职能,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增强对格萨尔说唱艺人的保护力度;统筹社会力量,增加演出机会,加大对说唱艺人的资助和扶持。

  • 民间艺人进校园对云南“非遗”传承和发展的意义 2020-06-01

    云南是全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同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但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这笔珍贵财富的继承和发展却面临着一定的危机。民间艺人,作为民间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对"非遗"传承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随着"非遗"进校园取得的一系列瞩目的教育成果,民间艺人进校园也逐渐受到了各界的关注。本文将从民间艺人进校园的必要性、如何"进校园"、怎样传承和发展"非遗"等问题提出想法和建议。

  • 博湖县乌图阿热勒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查及保护对策 2020-06-01

    本文以博湖县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乌图阿热勒村为个案,考察当地蒙古族牧民继承下来的民俗文化的生存现状、存在形式为研究对象,探讨和研究非物质文化现象中存在的问题.从带有共同性和典型性的从事"非遗"现象入手,讨论由此带出的传承和保护问题,而且这个问题不限于某一传统手工技艺,它带有相当的普遍性,要解决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产生的负面作用和破坏力,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和关注

  • 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小学校园文化中的应用与实践 2020-06-01

    近几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虽然引起了人们关注的热潮,但是对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并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闽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非常丰富,也因此给它的保护与传承带来了困难.为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在近几年出台不少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此号召对非遗保护的重视.本文将通过定群法、比较研究法、观察法等多种方式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小学校园的具体应用与研究.

  • 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语境下的工匠精神 2020-06-01

    目的针对目前国家大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倡导传统工艺振兴的语境下,如何传承和发扬好工匠精神,以促进当前我国非遗的保护和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方法以文献考据的方式,详细论述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关于工匠和工匠精神的解读,从古代"工"或"匠"到现代"大师"的演变,以及数千年来我国工艺文化传统所凝结成的大匠气度和大师境界,即将技艺臻于极致,将作品琢至完美的"工于技艺,匠心独运"的当代工匠精神。结论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须从政府加强指导、社会全力推崇、艺人珍视声誉等几方面形成合力,从而推动我国传统工艺行业的健康发展。

  • 非遗视阈下传统手工艺人的传承困境及对策 2020-06-01

    传统手工艺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技艺,是农耕文明的代表性产物,是凝结民族智慧的历史与文化的载体,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息息相关,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传统手工艺逐渐衰落,一部分技艺水平高超、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濒危项目被纳入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体系中。这些非遗项目主要包括传统美术类、传统技艺类、传统医药类以及民俗

  • 在文化传承中架起成校的桥梁作用 2020-06-01

    一、在传承文化特色中的做法与成效(一)传承非遗物质文化遗产,培养乡村民间灯笼灯谜制作文艺人才灯谜,是中华民族四大文化国粹之一,是民间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菱湖人爱灯谜,由来已久。菱湖素来被誉为“浙江省灯谜之乡”,灯谜艺术是菱湖的一大传统特色,为菱湖人民所喜爱。学习灯谜艺术有利于了解历史、了解家乡,有利于在学员的心灵中播下传承民俗文化的种子,有利于培养他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 非遗进校园 2020-06-01

    断层中衔接需持续拓展与普及,长期打磨才能“手艺到家”自从2005年国务院第一次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始,我国已建立起从县级、省市级、再到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截止2017年底,通过审批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达到1300多项。近年来,许多学校将本地非遗文化引入校本课程,聘请校外专家、民间艺人到校授课,“非遗进校园”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也是学校教育教学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