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3)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3)

共检索到 3 条数据

  • “非遗”文化的影像化传播探究——基于《葫禄记》的创作论述 2020-06-01

    纪录片《葫禄记》讲述的是老北京火绘葫芦技艺与匠人廉毅翔的故事,作为北京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葫芦"8"字形的外表,拥有丰富的视觉符号与蕴涵着浓郁的文化内涵。这个独特的文化符号所依托的传承人并不局限于某个人、某个民族。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文献搜集归纳学习优秀的"非遗"作品,通过分析和观看现有的非遗类纪录片,挖掘其特性和共性,总结出当代"非遗"文化影像传播中的不足和困难,并通过实践分析策略,为"非遗"类纪录片的创作和研究提供参考。

  • 非物质文化遗产刻葫芦的研究发展——葫芦上的守艺人 2020-06-01

    在对阮氏的第四代传入阮熙越的采访中了解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刻葫芦技艺,由于地方宣传力度不够,太多高科技的东西取代了这种传统的手工艺,手工艺的东西不被人们所认可,但是她仍然秉承着一颗赤诚的匠心去做,坚持做纯手工,并且大胆创新,大大提高了葫芦的实用价值和利用价值。传统的民间技艺随时面临消失的危险,传承人、传人都有一定的责任,为了能更好地推广刻葫芦这项工艺,阮熙越推广非遗进校园,让更多的孩子认识到这种传统文化和民间技艺。

  • 非遗驻足校园,传承留美经典 2020-06-01

    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推动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中提升艺术感和综合素养,更是传承好乡土文化的重要体现。同时其使得校园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增加了教育素材,使教育内容更加充实,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同时还可以培养新一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接班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会淹没在时代的长河中,从而得以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