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46 条数据
-
浅谈非遗文化与群众文化活动的融合 2020-06-01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群众文化活动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为此本文重点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群众文化活动之间的具体关系以及融合策略,进而提出在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去促进非遗的传承,以及利用非遗活化的方式去为群众文化活动创作更多的资源。目的是希望能够通过本文,对非遗文化以及群众文化活动的探究,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考察的依据。
-
从文旅融合看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2020-06-01
文化与旅游,正如"诗与远方"一样,两者的有效融合,将为区域经济转型提供新的增长极。南通地处长三角,人文荟萃,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但传承与保护还处于浅层阶段。文旅融合背景下,梳理南通的非遗文化资源,以融合开发视角,因地制宜,提出互促建议。
-
文化创意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融合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创意的素材,文化创意产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新的思路。二者间存在最终目的一致、输出方式共通、传承和发展载体同一等共通性,但也存在实践中属性不同、发展指向不同、传统与创新的冲突等矛盾性。利用共通性,协调矛盾性,寻找适合的融合路径,才能促成相互融合的双赢局面。非遗产业化模式、资源整合模式、与新媒体结合开发模式等都是值得尝试的发展路径。
-
非遗视角下山东大鼓在高校美育教学中传承融合发展研究 2020-06-01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发展历史非常悠久的国家,历史文化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也出现了比较多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之一就是山东大鼓。近年以来,国内的高校教育事业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比较重视的,由此,国内高校实际的美育教学工作中的传承融合发展就变得非常的重要了。故此,在本文中就将对非遗视角下山东大鼓在高校美育教学中传承融合发展工作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分析,其主要的目的在于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打鼓得到传承,同时提高高校美誉教育工作的整体水平,这其实是一种一举两得的有效教育提升手段,国内的相关教育机构应当知晓这一点。
-
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 2020-06-01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出席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座谈活动,并发表了讲话。他分析了新时代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要意义、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就未来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提出建议。
-
文旅融合背景下的非遗保护与传承 2020-06-01
介绍文旅融合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意义及原则,结合启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从多个角度出发阐述保护与传承的五项策略,提出要强化政府扶持与引导,强化非遗传承人的责任意识,强化品牌意识,强化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强化非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
贵州铜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研学旅行融合路径 2020-06-01
随着国家重视度不断提高,研学旅行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越发重要,但现行研学旅行存在产品开发内容层次浅等问题。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传承断层、与时代脱节等问题,大批非遗即将走向消亡。将非遗与研学相融合,既能增加研学旅行的文化内涵,弥补研学产品空缺,又能帮助非遗培养传承人、潜在消费市场。本文运用综合分析法、实地调研法、问卷调查法结合,对铜仁市非遗与研学融合进行调研,找出目前二者融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保障机制,且针对铜仁市非遗与研学的特征提出铜仁市非遗与研学三重融合模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研学旅行融合提出一种思路。
-
广西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 2020-06-01
文章通过文献分析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职业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进行现状分析,并借鉴国外开展较为成熟且具有代表性的CDIO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广西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模式,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广西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