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9)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9)

共检索到 9 条数据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法”理念* ——对《文化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解读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文化的表达与文化的文法"两部分。《文化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文化人类学视角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法"理念,从话语权与文化文法的关系、非遗特征、文化重构、文化场域四个角度出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法"理念进行解读。该著作从认识到实践进行了文化反思,"文化文法"将是相关主体在今后开展非遗保护活动的切实理论纲领与实践指南。

  • 乡村非遗品牌纪录片的情感表达——以纪录片《父与子》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是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方式之一。纪录片的情感表达是纪录片的主题思想,讲述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下传承人的情感故事,实现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随着现代非遗纪录片的发展,艺术表达形式形态各异,运用记录影像的表现形式来讲述传承人之间的情感故事是非遗纪录片的创作趋势。

  • 论陇南民歌方言的表达特色与艺术功效 2020-06-01

    陇南地处陕甘川毗连区,因其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以陇南民歌方言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存量大且差异性特征明显。陇南民歌与方言有着天然而深刻的熔融关系、依存关系、互证关系。陇南民歌方言的表达特色表现在:具有特殊地域的乡土情感和生活气息,声调关联基础曲调具有独特表现力,大胆表意显示了泼辣直白、妙趣横生的审美旨趣。陇南民歌方言显现出重在创设情境、丰富感情色彩、塑造民歌形象、协和韵律速度的艺术功效。方言是陇南民歌的"底座",在根本上体现着歌诗的魅力;民歌是陇南方言流传、辐射的翅膀。正是二者的互动互证,从根本上丰富了人文陇南的重要内涵。在历史演进中,陇南民歌方言也深刻地影响着周边民歌方言的传承与延续。在非遗开发保护视野下,对其表达特色与艺术功效的研究才有现实意义。

  • 现代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达与叙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一般是建构在地方性表述之上的,而在现代语境下,这种表述正在受到冲击——在传统与当代、地方化与全球化之间,面临着存亡与变革的抉择困境。非遗正从社会文化场景中脱离出来,成为通俗化的表达,并有沦为现代艺术表达的附庸之忧。因此,面对现代语境下表达与叙事的困境,非遗保护应当持有更为审慎的态度。

  • 广义视角定义下对“非遗”舞蹈的保护和传承 ——以舞蹈作品《悥》为例 2020-06-01

    目前关于"非遗"舞蹈的概念,大多界定为民间传统舞蹈。"非遗"舞蹈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如何对其进行有效地传承和保护,值得我们深思。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南江永"女书"文字为素材创作的舞蹈作品《悥》为例,阐述其创作历程和思路,得出了广义视角下对"非遗"舞蹈进行深化定义的结论,"非遗"舞蹈除了传统民间舞蹈或者是基于传统民间舞蹈创作提升后的舞台舞蹈以外,还包括其他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为创作元素或基础而形成的舞蹈,这种基于概念泛化的生产性的"非遗"舞蹈,能成为有效保护和传承"非遗"舞蹈的途径。

  • 非遗纪录片的叙事策略与视听表达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概念产生于需要,是一种民族身份与民族文化精神亟待被保护的需要。保护,不仅是非遗向有着与古典传统文化相通血脉的我们发出的呐喊,也是我们作为新一代继承者对非遗该有的态度。在媒介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以文字图片为主的静态传播方式,与动态影像记录和展示的方式相比太过被动。后者与生俱来的传播优势,使得诉诸视听语言的影像媒介为非遗的大众传播带来机遇,也使非遗自身生命力的延续成为可能。非遗纪录片正是这种综合性影像记录的一种。优秀的非遗纪录片是对非遗保护和传播空间的延伸,为非遗打造一张更为立体多维的名片,同时也成功地唤起沉寂在大众内心深处的遥远共鸣。因此,本文以优秀的非遗纪录片《昆曲六百年》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影像的叙事策略及视听表达,探索非遗在纪录片中充分表达的可能。

  •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综艺化传播路径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如今文化工作的重要部分,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在于技艺能够得到传承。电视综艺节目能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性,使得非遗成为活态文化呈现在受众面前。非遗进入综艺节目,从节目的形式、内容、主题都能实现融合,既能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能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彰显文化软实力。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面临极大挑战,电视综艺节目可兼顾娱乐性与文化性,使非遗得到有效传播与发展。

  •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开发策略分析 2020-06-01

    通过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归纳非遗相关文创产品开发现状,分析后续产品开发的潜在创新突破点,对开发策略进行整合。在遵循"合理利用、科学开发、传承发展"总体方针的前提下,以当前产品开发流程中存在的切实问题为切入点,以文创产品设计的顺应性、文化要素的植入方式、产品宣传与销售渠道的拓展建设等方面为研究重点,旨在借助现代设计方法论达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与生产性保护。以系统化、产业化的视角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以抽象的、符号化的形式进行当代表达,依托文化经济与旅游经济,形成一套值得参考借鉴的文创产品开发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