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0)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20)

共检索到 20 条数据

  •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翻译的策略及方法 2020-06-01

    广西有着独特的文化。至目前为止,广西共有5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762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绚丽多彩,源远流长,民族特色浓郁。本文旨在通过对广西非遗名录的英译策略和方法的分析,促进广西非遗的外宣翻译及对外传播。

  •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在地理标志产品地域化中的应用研究 ——以现代包装设计为例 2020-06-01

    民俗活动、服饰制作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运用现代包装设计的理念,提取凝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然后将凝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应用于包装设计作品创作,有助于实现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包装设计的融合创新。以广西为例,将凝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应用到地理标志产品的现代包装设计中,能够实现地理标志产品地域化,实现传统文化活态传承,扩大广西非遗文化影响力。

  • 从文旅融合看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2020-06-01

    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是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两大产业融合的优势资源。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价值丰富,山西省旅游业发展需要规划山西非遗旅游开发。在现代技术手段的推动下,将非遗与旅游产业相融合,把非遗打造为融入生活的一种旅游资源。山西非遗旅游价值的释放还需在非遗活态化、数字化和品牌化上努力。

  •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综艺化传播路径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如今文化工作的重要部分,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在于技艺能够得到传承。电视综艺节目能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性,使得非遗成为活态文化呈现在受众面前。非遗进入综艺节目,从节目的形式、内容、主题都能实现融合,既能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能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彰显文化软实力。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面临极大挑战,电视综艺节目可兼顾娱乐性与文化性,使非遗得到有效传播与发展。

  •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翻译的策略及方法 2020-06-01

    广西有着独特的文化。至目前为止,广西共有5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762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绚丽多彩,源远流长,民族特色浓郁。本文旨在通过对广西非遗名录的英译策略和方法的分析,促进广西非遗的外宣翻译及对外传播。

  •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称翻译的原则与方法 2020-06-01

    广西境内少数民族众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文化更是异彩纷呈,是该地区宝贵的文化资产。截止到目前,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就达49项,这些项目文化内容覆盖面广,民族特色浓郁,其名称翻译有一定的难度,但鲜少有相关成果。本文旨在通过对非遗名称英译原则与方法的探讨,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译研究及本地区非遗的对外传播。

  • 基于生态翻译理论的布洛陀介绍文本英译研究 2020-06-01

    布洛陀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敢壮山地方传统民间文学,于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章主要以生态翻译理论为指导理念,结合广西非遗介绍文本翻译现状及不足,从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出发,对布洛陀介绍文本的英译进行分析,探讨译文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以期为广西非遗介绍文本翻译提供参考。

  •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困境及数字化对策 2020-06-01

    中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其资源种类、数量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但随着时代变迁,社会格局的变化,非遗传承现况不容乐观。通过从江西非遗生存困境着手,提出与探讨适合江西非遗项目传承与保护的数字化策略,寻找数字技术应用下的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非遗文创产业开发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