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4)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24)

共检索到 24 条数据

  •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视觉媒介中的有效传播 2020-06-01

    数字时代的到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但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与转机.面对非遗传承困难的现状,如何适应信息化潮流运用好现代视觉媒介至关重要.视觉作为人类接收信息的主要感官,是全世界的通用语言,通过分析非遗与现代视觉媒介的关系,从视觉媒体的角度探讨非遗文化的视觉内涵与在现代文化中的艺术价值,总结传播中所存在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对应策略,充分发挥现代视觉媒介对于非遗文化的有效传递作用.

  • 基于文化传承的广西铜鼓视觉设计艺术创新研究 2020-06-01

    在信息化高度集中的时代,视觉设计逐渐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重要载体,亦是传统民族文化艺术创新的关键所在。在文化传承目标视角下,创新视觉设计理念、丰富艺术表现形式迫在眉睫。广西铜鼓非物质文化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在我国传统文化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但从当前广西铜鼓传承发展及视觉设计现状来看,历史机遇和严峻考验并存,特别是现代信息化技术不断更新迭代的背景下,将广西铜鼓诸多文化元素与视觉设计进行有机融合俨然成为一种主流方向。基于此,文章以广西铜鼓非遗为例,重点阐释了视觉设计模式的转变对铜鼓生存环境的影响,并以此为契机,最后以构建"理念—文化"多层次的视觉设计形式、建立"设计—产出"递进式的视觉设计模式、形成高效的媒介创新融合机制为出发点,构建了相应的优化途径。

  • “非遗”视域下的北川“羌山雀舌茶”APP界面设计研究 2020-06-01

    西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北川羌山雀舌茶(古羌茶技艺),通过新媒介下的APP界面设计对其进行视觉信息系统设计研究与开发:对"羌山雀舌茶"交互界面的信息架构、视觉设计和交互构思进行深入分析,完成信息逻辑层级规划,非遗符号元素设定和界面布局,以及基于用户需求的交互逻辑表达。使其市场价值与非遗技艺优势得到显著提升,重塑品牌形象。

  • 滩头年画的视觉形象创新研究 2020-06-01

    滩头年画是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我国年文化的重要载体,它的传统视觉符号后面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吉祥的寓意。但由于各种原因,滩头年画的现状正在日渐恶化,急需寻找新的有效的保护方式。文章对传统滩头年画的内容题材进行视觉形象的创新研究。尝试摸索如何创新性开发传承及应用年画的新方式,力求让年画真正走入大众生活。在满足公众文化消费需求的基础上,呼吁人们对非遗滩头年画的保护创新与传承。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品牌IP化的视觉应用体验——以非遗项目蒙医药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传承的,与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手工制品等。它是以口口相传为主要传承方式,具有深厚的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代表性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文章以品牌IP化设计为基础,针对非遗项目蒙医药的整合研究,以IP形象为载体,集结了非遗项目蒙医药的技艺及文化,提出了非遗项目蒙医药品牌IP化设计的设计构思。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品牌IP化的视觉应用体验——以非遗项目蒙医药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传承的,与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 表演艺术、 传统知识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 手工制品等.它是以口口相传为主要传承方式,具有深厚的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代表性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文章以品牌IP化设计为基础,针对非遗项目蒙医药的整合研究,以IP形象为载体,集结了非遗项目蒙医药的技艺及文化,提出了非遗项目蒙医药品牌IP化设计的设计构思.

  • 黄龙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觉化设计与开发 2020-06-01

    目的研究黄龙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觉化设计与开发的途径。方法从文化保护与传承创新的视角出发,分析黄龙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视觉化设计之间的关系,结合黄龙府春捺钵视觉化设计实践,论述视觉化设计与开发黄龙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试图在文化保护与传承创新之间架起一座行之有效的现代视觉表达的桥梁。结论黄龙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觉化表达是解决其生存问题的必然选择,更是促进其发展的有效手段,可以通过符号化形象、文创产品、交互性界面三种途径进行视觉化设计与开发,这对传承黄龙府非遗文化、展示优秀的文化和建设成就、增强本土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同时,也只有进行这样创造性的转化,才能实现黄龙府非遗文化的当代价值。

  • “非遗+ 动漫”式传播策略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仅停留在静态保护上,要更多地唤醒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感认同和保护意识。动漫具有视觉传达优势,其诙谐幽默的语言表达和灵动多变的传播方式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的选择。"非遗+动漫"可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扩大非遗受众覆盖面,弥补现有传播方式的不足。在利用动漫对非遗进行推广与传播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对非遗原生态和原真性的破坏,防止符号化、片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