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85 条数据
-
数字媒体时代胶东剪纸创新发展及传承思考 2020-06-01
胶东剪纸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艺术造型具有自身地域特色,同时反映当地劳动人民的生产与生活,富含胶东人民的思想与情怀。数字媒体时代下,胶东剪纸在保留原生态剪纸门类的前提下突破瓶颈,结合时代进行改革创新,融合产业、教育等进行产、学、研多方位发展。以上为其他剪纸类非遗的发展提供技术路线及经验参考。
-
大运河文化带城市形象系列海报创作过程探究 2020-06-01
大运河是中国伟大的水利工程,它在维护国家统一、繁荣社会经济、推动民族融合、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大运河文化带是以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为指导,以运河水工遗存、附属设施和相关遗存为基础,以运河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为主要对象,以运河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为主要载体的带状功能区。"①随着申遗成功和国家一系列发展规划政策的颁布,弘扬传统文化,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提升运河城市形象品牌的世界影响力成为新的时代要求。城市形象是人们对某一
-
非遗元素与主题性乡村民宿设计的结合——以“青景竹韵”主题民宿为例 2020-06-01
文章以"青景竹韵"主题民宿设计方案为例,探讨将非遗元素运用于主题性乡村民宿空间设计的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土文化的精华。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大众旅游兴起,在乡村旅游中体验当地文化也成为广大游客的普遍需求。主题性乡村民宿设计中融入当地非遗元素,能提升民宿的文化体验感,增加民宿的价值和独特性,且能促进非遗的传播、传承与创新。
-
东莞非遗“茶山公仔”艺术资源及其创新衍生品设计研究 2020-06-01
东莞“茶山公仔”,于2012年被列入广东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茶山公仔”最早出现于明朝时期,盛行于明末清初至民国初期,其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宝贵的艺术资源,深受东莞乃至珠三角地区的民众所喜爱。其艺术资源发掘和传承,该文研究的是怎样将高校可根据教学特点将“茶山公仔”的艺术资源利用创新的设计思维,设计出符合现代审美的文创衍生产品,使东莞非遗“茶山公仔”艺术资源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
广东客家席狮舞课程设计的理念与实践 2020-06-01
广东客家席狮舞,原是当地香花僧人做斋时卷席为狮起舞的穿插表演,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笔者以"惟真求新,与时俱进"的理论,在席狮舞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设计广东客家席狮舞课程,赋予其教学形态的新面貌,由此对非遗舞蹈的校园传承与发展提供有益的探索,以及可供借鉴的经验。
-
文创产品设计对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2020-06-01
文创产品设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有效的保护方式。我们在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文创设计前,要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文化资源,再运用设计手段对非遗文化资源进行创新设计。文创设计不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设计中起到积极作用,还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和培育也起到积极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是保持活态,要发展就必须先活下来,其次才能进行发展创新。非遗文创产品设计时,要善于挖掘优秀的非遗文化,推出更多优秀的非遗文创产品,最终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
GAN 技术在传统竹编元素生成中的设计 2020-06-01
目的探究传统文化元素的生成方法,将之运用至文创产品的设计实践中,在传播中华优良传统文化方面进行尝试。通过技术方法上的创新和运用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不足,文化元素陈旧匮乏等现实问题。方法以瑞昌竹编的传统文化元素为例,综合文献研究、田野调查、包括对瑞昌竹编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深度访谈,将采集的竹编传统文化元素导入模型系统,利用生成式对抗网络技术训练计算机GPU,使其衍生出新的文化元素,建立瑞昌竹编文化元素库。结论利用生成式对抗网络模型迭代计算出的瑞昌竹编传统文化元素既具有传统纹样的艺术性又兼具信息时代对设计衍生的时效性要求,同时还符合当代社会对时尚偏好的追求。将其运用于现代文创产品的设计当中,使文创产品成为传播我国优良传统文化元素的有效载体。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科技融合的展示设计探究 2020-06-01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濒危项目抢救到体系化发展,历经数十年的时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非遗的发展已步入"后非遗"时代,非遗开始逐渐适应利用新型媒介来获取更为广泛而有效的传播与传承方式。通过分析国际上前沿的非遗与科技融合的展示设计案例,探究其在拓展非遗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可持续性动力,并深入探索以非遗为核心主题的跨学科、跨领域的展示设计实践。基于非遗与科技融合的展示设计也将成为"后非遗"时代非遗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