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85)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285)

共检索到 285 条数据

  • 高校艺术设计学科开设“非遗”相关课程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具有民族融合性、生活实用性、艺术表现性。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开设"非遗"课程,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训练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良好地继承和发扬了"非遗"传统文化精神。本文从人才培养目标、设置"非遗"课程体系、开展走访调研活动、开展文化讲座活动、构建"非遗"文化智库、打造高校"非遗"专业教师及学者团队等方面,对艺术设计学科与"非遗"课程的有机融合,提出了相关的措施和建议。

  • 基于洛阳宫灯文化元素的现代灯具设计 2020-06-01

    中华上下五千年,华夏劳动人民的智慧、技艺、活动等文化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传承下来。洛阳宫灯作为洛阳地区的"非遗"代表,应得到大力的保护与传承。结合"洛锦"系列灯具设计的实践创作,从对洛阳宫灯文化元素的提炼、设计要素的考量,到设计表达的展现,系统地叙述了创意与设计的全过程,展示了如何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与现代设计融合创新,丰富灯具设计的表现手法,促进了"非遗"的传承与保护。

  • 东北高校设计专业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思考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为珍视和贵重的记忆,如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质朴之美与现代审美充分结合,在现代设计中体现出这种原生之美,成为对设计人才的一个基本要求。东北高校设计专业教育现状对于非遗引入教学中还是有一定困难,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设计专业对培养地域性特性的设计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 面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文化产品创新设计策略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保护的目的是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对非遗文化进行适度开发利用,可以让非遗更好地传承下去。非遗文化产品是指能够体现出某种非遗文化特质,供人们购买消费,引发人们文化认同的文化产品。针对大多传统非遗产品已经脱离新时代人们物质、精神生活需求的现状,提出借鉴模因论思想对非遗文化资源进行创新设计,从非遗产品的功能、使用情景、用户审美、材料应用、题材故事等角度出发加以创新,使非遗文化产品适应新时代的需求,重新走入人们的生活。以婺源三雕为案例研究对象,深入探讨非遗生存状态评价及保护与开发策略。

  • 秸秆拼贴艺术在现代家具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2020-06-01

    目的将传统非遗文化中的秸秆拼贴艺术与绿色环保利用理念相结合,探究秸秆拼贴艺术在现代家具装饰设计中的应用理论和设计方法。方法以民俗学、现代设计美学、工业设计、家具装饰设计等相关知识为理论基础,总结归纳传统秸秆拼贴艺术的制作工艺、应用现状及不足,对秸秆拼贴肌理表情的创新设计思路进行详细分析,使其作为新型装饰元素应用于现代家具设计。结论对传统秸秆拼贴艺术的设计理念及制备工艺进行创新,使其与现代家具装饰相结合,既传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拓展了现代家具的装饰材料和设计方法,从而满足现代社会审美,对指导现代家具装饰的创新设计有着重要意义。

  • 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品设计方法研究与分析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重要宝藏,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对于提升民族自豪感、使命感与责任感有着巨大作用。然而随着全球文明和科技的进步、外来文化的冲击、民族自身发展等原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刻不容缓。非遗衍生品作为非遗保护和传承的重要途径,如何设计出具有价值性、文化性、内涵性的为现代人所接受的非遗衍生品,成为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点。本文旨在研究分析非遗衍生品的设计方法,探索非遗文化衍生产品设计的新方法,具有较强的现实和实践性意义。

  •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在地理标志产品地域化中的应用研究 ——以现代包装设计为例 2020-06-01

    民俗活动、服饰制作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运用现代包装设计的理念,提取凝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然后将凝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应用于包装设计作品创作,有助于实现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包装设计的融合创新。以广西为例,将凝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应用到地理标志产品的现代包装设计中,能够实现地理标志产品地域化,实现传统文化活态传承,扩大广西非遗文化影响力。

  • 非遗文创产品创新设计研究 ——以阳新布贴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于当地独特的风土民俗和民间文化,是民间智慧的结晶。非物质文化遗产阳新布贴以文创产品作为载体,有利于实现非遗的传承、发展与传播。文章从阳新布贴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入手,通过资料收集与文献整理,分析阳新布贴的创新设计要素。非遗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研究必须立足于本土文化,保留地域特色,开发设计出具有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的文创产品,让非遗走进日常生活,树立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