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85)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285)

共检索到 285 条数据

  • 非遗视角下:老美华千层底技艺在当代设计的创新应用 2020-06-01

    目的:作为天津本地老字号品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老美华需要与时俱进,保持活力与传统文化技艺相结合。使老美华千层底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技术可以得到活态传承,被大众所喜爱,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的同时还可以发展。方法:本文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老美华千层底技艺"的特点,结合运用技艺与当代设计结合的品牌案例,从当代设计角度出发,分析"老美华千层底技艺"特征及价值,对其艺术价值以及发展创新应用思路进行初步探究。结论:我们要结合时代背景对非遗文化进行活态传承,杜绝传统技艺文化没落。老美华不断将传统技艺产品与市场需求相契合,将非遗传承与创新应用相联系,使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新兴之势。

  • 非遗文创品牌的知识产权保护 ——以漆线雕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域性文创的良好土壤,是突破同质化产品竞争以体现地域性文化归属的一剂良药。但是抄袭乱象与监管漏洞却让众多文创品牌不敢全力以赴地去投入,总是停留在观望同行与浅尝辄止的成长模式。非遗生命力的延续不仅需要能工巧匠的守艺传承,更需要以文创为载体的流通才能回归生活与保护。本文以厦门漆线雕为例,探讨文创品牌的构建途径与知识产权保护方法。用个案分析法与观察访谈法分析厦门漆线雕产业的发展情况,为非遗文创品牌的构建提供了思路;阐述了地方文创品牌如何从非遗的土壤中提取建构差异化卖点,并从知识产权保护的角度解析初创型文创品牌的保护策略与步骤。

  • 设计,作为一种“手段”——兼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 2020-06-01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社会上一直以来存在着“原生态”“本真性”与“活态性”“再造性”的探讨。这两种角度从更长远的影响来看,应该都只是一个暂时的阶段性手段。“保护”肯定是非遗的总要旨,但遗产的“复活”一定是个大方向,其间,设计可能会成为最好的嫁接和转换方式,而由此开创的保护与传承新建构体系,也将会成为一种大众生活综合体新格局的起点。

  • 乡村"非遗"空间参与式营造中第三方协调途径与经验——以蔚县灯阵广场为例 2020-06-01

    参与式营造在乡村“非遗”保护实践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第三方的工作方式对参与式营造的完成质量具有独特影响。“摆灯阵”是河北省蔚县濒临失传的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以蔚县曹庄子村灯阵广场建设为例,通过以高校师生为主体的连续三年公益参与,实现了民俗活动全过程保留,帮助村民提升了对非遗的自信与自我维护能力。项目促进了村落公共空间品质改善和格局重构,重新定义了非遗活动空间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灯阵广场重建案例获得的乡村参与式营造工作经验对同类项目具有借鉴意义。

  • 非遗技艺于小家电产品传承创新设计 2020-06-01

    本文目的是对当前文化创意小家电产品在文化创意产品市场的现状,探究"非遗"的传承与小家电产品相结合的创新设计让现代人认可和接受,并在使用时逐渐开始关注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文化的文化财富。方法非遗技艺小家电产品既要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旧元素,又要注入现代社会中的创新元素,提炼到与非遗IP形象相结合的个性化智能整合创新产品中。预期成果我们设计出的与非遗技艺结合的综合智能整合创新产品,通过研究非遗IP形象与文化创意产品造型相结合,实现非遗技艺应用于小家电产品的现代化造型设计和智能整合功能性赋予。非遗技艺小家电产品赋予的文化理念能

  •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研学旅行中的应用研究 2020-06-01

    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研学旅行中的发展应用现状,并分析其发展所遇到的问题。非遗研学不仅仅是游玩与体验,更需要优化知识开发途径;结合创新设计将设计过程知识化,促使学生在研学的过程中更快速全面地领会文化内涵并加以创新,形成良好的循环教育体系;加强研学教育体验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与教育价值最大化。

  • “非遗”传承创新浅谈 2020-06-01

    一我们所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大多数是与农耕文明时代相适应的生活方式所留下的宝贵遗产,随着工业文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非遗必然会面临着各种困境。如今,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在当代传承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来自方方面面。首先是“非遗热”带来的头脑发热、行为跑偏、目标丧失。“非遗热”造成了人们来不及思考非遗是什么?非遗特性与规律是什么?为什么要传承

  • 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视觉设计研究 2020-06-01

    1.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及传播上的现状1.1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2008年2月至2010年7月,笔者对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简称“佛山非遗”)的专家、教练、裁判、队员、学员进行了访问,并展开了问卷调查。2010年8月至今近8年时间,笔者指导近两千名学生对数十个佛山非遗开展实地考察,接触了不少非遗传承人(见图1),保留了第一手的笔录、音频和视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