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85)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285)

共检索到 285 条数据

  • 平面设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应用探讨 2020-06-01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逐渐成为社会热点问题,特别是非遗传承人进入"银发"时代,年轻的典型性传承人队伍尚未建立.平面设计作为能够吸引年轻群体关注的艺术美类,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应当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广泛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创新传承等方面,以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年轻群体吸引力匮乏这一痛点问题

  • 非遗视角下的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常是一个地区的文化象征,是世代流传的精神财富。在当今文旅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非遗作为旅游资源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基于此,本文以非遗旅游产品为切入点,从设计的角度来对非遗旅游产品的开发与保护措施进行合理阐述,以期为非遗旅游产品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 现代家居设计与传统非遗文化符号的融合研究 2020-06-01

    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发展。将非遗中的工匠技艺与家居设计相互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将传统的技艺呈现到大家的视野当中,与此同时,也可以通过对传统技艺的研究,为现代化的家居设计注入有效的文化灵魂。这样不仅可以将传统非遗文化符号发扬光大,还可以深度发掘技艺的精髓,从而提升家居设计的品质。

  • 文旅融合视野下的程河柳编创新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当下文化旅游的发展趋势,面对“非遗”的活化需求和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现状,积极探索乡村旅游的新道路。明确程河柳编现状,针对当地乡村旅游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从柳编文化的角度出发,挖掘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形成文化旅游融合的产业新生态,从游客需求出发,打 造优质的现代旅游文化服务。通过文化旅游带动地区全面发展,在传承利用“非遗”的同时发扬地方文化,加强人民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

  • 望江挑花艺术形式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2020-06-01

    望江挑花是安徽第一批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艺术,以其独特有的民俗特征、深厚的文化内涵而被各界关注。当代社会对于挑花艺术的保护提出了创新传承,本文提出将挑花艺术与现代设计结合,使挑花艺术在当代仍然具有生命力。全文从图案纹样、配色特点及艺术审美等方面阐述了并提炼望江挑花的艺术价值,提出把望江挑花的图案、色彩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中的设计理念。通过对望江挑花视觉元素的创新再设计及应用,为作为非遗的望江挑花现代生存和发展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 基于非遗滩头年画文创衍生品的现代设计与应用 2020-06-01

    滩头手工艺年画的制作是一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将对年画与文创设计之间的联系和契合性分析,结合文创设计理念和实例详细阐述了滩头年画木版手工艺年画的整体造型、构图、色彩以及语言在年画与文创产品的设计和制作中的具体运用以及方法。本文将力求真正地让与滩头木板年画真正地走入中国人民大众的生活,在满足大众文化消费需求的基础之上,呼吁人们对非遗滩头年画的保护创新与传承。

  • 叙艺 ——面塑体验馆设计 2020-06-01

    本方案是关于四川宜宾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体验馆的设计。该项目可位于商业区、商场、景区和特色街道里,总占地面积约为1200㎡。该体验馆设计之初,本想只提供体验学习面塑文化的体验馆设计,但在非遗文化面塑的了解过程中,知道了面塑可收藏性与可食用性后,便结合了餐饮这方面的设计。而本次设计方案,以“传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目标,明确“宜宾面塑本身富有的地域民族特色”这一设计理念,打造一种特有的“现代化面塑体验环境”,建造特色的体验馆。

  • 秦绣针法纹样的转译与设计再生研究 2020-06-01

    目的为了扩展秦绣艺术的表现形式,促进其图形多元化的传播与发展,以秦绣针法纹样为基础,选取一种合理的设计再生方法,将秦绣针法纹样转化为系列化设计图形,运用新的设计模式,使其更好地适应随时代变化的审美需求和实用价值。方法经过对秦绣非遗传承人王丽丽所绣的菊花针法系列纹样进行对比分析,明确其针法纹样构成的特点并提取,运用转译方法生成纹样基本形,借助形态位移设计方法生成新的针法纹样设计图形,利用纹样的设计再生与当代设计中的审美文化相融合。结论将秦绣针法纹样的再设计图形通过茶叶包装设计实践验证,为传统的手工刺绣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审美价值,从而在传承和发扬陕西秦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让更多人了解与体验秦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