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36 条数据
-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的非遗小镇发展路径 2020-06-01
随着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全国各地乡村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工作,人们逐渐意识到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乡村可持续发展发挥的重要作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各地根据地区非遗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与之相匹配的发展战略,使乡村非遗工作得以更好的开展。山东省作为孔孟之乡,历史文化氛围较为浓厚,北杨善村非遗小镇便是山东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而作出的重要努力,北杨善村非遗小镇不仅更好的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也带动了北杨善村周边乡村经济的发展,有效的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
“非遗”连山瑶族小长鼓舞蹈校园传承路径探究 2020-06-01
十九大以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被提上议程,只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高校艺术教育课堂,才能更好地实现非遗舞蹈的活态校园传承。连山瑶族小长鼓舞于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瑶民祭祖祈福、传教凝族的重要媒介,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文章通过阐述连山小长鼓舞蹈的艺术价值,为研究连山小长鼓舞蹈进入校园的传承方式寻求新的可能性。
-
“非遗元素”融入涉外文化产品开发课程的实践路径研究 2020-06-01
涉外文化产品开发课程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宣传的重要途径和媒介,而"非遗元素"又为涉外文化产品开发的发展提供素材与灵感来源。本文对涉外文化产品开发现状以及该类课程教学现状进行简要调研后,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设计、第二课堂等方面进行全新的拓展,来探讨"非遗元素"融入涉外文化产品开发课程的实践路径。
-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校文创设计商业路径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逐渐被重视,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所衍生出来的各种艺术品层出不穷地进入市场。高校作为教学科研机构也加入了非遗传承和创新的时代浪潮,但是高校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实践多数是针对教学和研究而进行的,没有过多地考虑生产数量及成本,在文创产品商业路径方面的研究较少,市场化运作比较滞后,文创产品不能规模化生产,也没有品牌意识,这给文创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因此,只有采用新的商业模式对高校文创设计进行开发与运营,才能使它更好地发挥作用,这对高校文创的创新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以高校非遗文创设计的研发与商业路径做进一步分析研究。
-
非遗视角下蒙医药法律保护路径研究 2020-06-01
蒙医学作为蒙古民族原创性的医学文化,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是国际公约还是国内立法,都对蒙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如何从非遗视角寻求蒙医药保护路径,该研究将从数据库、非遗名录、蒙医药传承人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
-
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索——以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深厚的人文精神、多样化的社会价值理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和实践性。文章提出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并以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将非遗文化引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为例,提出非遗文化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并指出两者共同发展的新路径不仅是对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
-
“互联网+”时代中山市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时代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带来了新的机遇。以登记在国家级非遗名录的中山市优秀非遗项目为分析对象,对中山市优秀非遗项目保护与传承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中山传统地域文化面临着文化复兴、文化衰退和文化变异共存的局面。在此基础上探讨"互联网+"给中山市优秀非遗项目带来的机遇,并针对"互联网+"时代中山市优秀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的问题,提出发挥非遗项目传承人主导地位、将非遗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加强非遗项目的宣传教育力度等三点建议。
-
大师工作室引领下的非遗传承人培养的实践路径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失使我们痛心和遗憾,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近年来得到广泛重视,那么如何进行保护是急需要解决的问题.高校是文化研究和传承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与非物质文化遗传传承人的合作也成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但是当前大师工作室引领下非遗传承人培养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结合这些问题探索非遗传承人培养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