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915)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2915)

共检索到 2915 条数据

  • 高校图书馆非遗课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2020-06-01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高校图书馆不仅仅是学术性的机构,还是校园文化教育资源的重要来源.各个高校举办的的科研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基本都要有图书馆的支持才能展开.因此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教育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高校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课堂的开展为模板,加强高校对非遗教育的重视,为非遗的传承和发扬提供支持和引导,激发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提升学生的艺术品位和素养,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 童玩瓯塑课程 地接海洋灵气——海岛小学瓯塑渔民画课程的开发与探索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东屏中心小学从课改的实际背景出发,以课程内容与课程模式为切入点,对瓯塑渔民画课程的开发进行探索研究,希望既能有效传承非遗文化,又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 浅议非遗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以南京博物院非遗馆为例 2020-06-01

    本文基于南京博物院非物质文化创意产品的市场现状,分析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设计。探讨创新设计理念,将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和3D打印技术、VR虚拟展示技术等相结合,在“互联网+”的工作模式和思维模式下,通过网络技术与自媒体开拓文创设计新思路,以期对我国的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开发领域有所裨益。

  • “非遗”传承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STEAM实践 2020-06-01

    如何在当今物质社会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地传承下去,是美术老师需要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STEAM教育结合了书本知识与动手创造体验,能够成为"非遗"实践的有效载体,因此为该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笔者选定了"走马灯"、"活字印刷"等"非遗"内容作为美术STEAM教育试点,通过对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以艺术的创作活动为主,整合科学、数学、工程与技术的学习,最终提升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程度,极大地改进了教学效果。

  • 山西非遗文化旅游创新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又被称为无形的文化遗产。近年来,非遗在全国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市面上也相应出现了大量非遗旅游线路产品,但依旧无法使山西省的非遗文化"走出去"。因此,如何为非遗文化搭建了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有效平台,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探析利用互联网快速便捷传递信息的功能和旅游的独特性,进一步寻求山西省非遗传承与发展的新方式,有利于提升山西省非遗的传播效果及传播多样性。

  • 大数据视域下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策略研究 2020-06-01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在非遗数字化保护中问题突出。应从如何依托资源特色,搭建非遗数字化平台,应用数字化技术几方面入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生产性保护。通过非遗资源数字化保护,做活原有资源,增强非遗文化的创新力、传播力和辐射力,促进江西"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和转型。

  • 新媒体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播与市场策略研究 2020-06-01

    新媒体大发展日臻成熟完善,伴随着互联网、数字移动媒体的广泛使用,传统的非遗保护以及传承方式需要顺应时代变化进行创新与发展。新媒体时代应该利用网络资源,使用数字化手段更高效更持续地传承与发展非遗文化,并且进行广泛有效地传播。非遗传统文化与互联网环境下新媒体的跨界融合发展将成为未来保护、传承发展非遗文化的必由之路。本文就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进行数字化传播以及市场策略进行了探讨。

  • 图书馆在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与策略探讨 2020-06-01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图书馆被赋予了重要使命。图书馆在参与戏剧非遗的保护工作中,应发挥促进传播、提供资源与服务、提供技术支持、丰富载体形式、建设交流平台等作用。通过采取系统梳理整合戏剧文献资源、创设交互空间、发展戏剧爱好者和保护者、提升戏剧非遗保护的研究服务水平、积极推进馆际协同与跨界合作等策略推进戏剧非遗保护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