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915 条数据
-
线性文化遗产的空间解构与重构研究——以大运河江苏段为例本刊声明 2020-06-01
文章以列斐伏尔的“空间实践、空间再现和再现空间”空间三元辩证法对大运河江苏段进行了空间解构与重构,从“空间实践”角度研究其世界遗产区、遗产点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再现”是从政府、开发商两个角度进行揭示,政府为空间生产的规划者、协调者,开发商进一步推进了空间的更新演变;“再现空间”则从沿岸居民和旅游者两方面进行剖析,大运河江苏段开发需要保护沿岸居民的利益,同时,旅游者作为大运河江苏段空间的使用者,可以对旅游区进行空间生产。利用空间三维辩证法对大运河江苏段的空间生产机制进行解析,突出大运河江苏段“千年运河江苏原点”的精神符号,以期改善并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抑制遗产地空间商业化氛围,使居民生活空间置换的现象得到改善。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红拳 2020“非遗传承,健康生活”第六届全国青少年红拳(网络)大赛举行 2020-06-01
为了贯彻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提出的"非遗传承,健康生活"的理念,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传承弘扬红拳文化遗产、提高青少年身体健康水平、培养青少年树立"习武修德,爱国强身"的意识,由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陕西省学生体育协会、陕西红拳文化研究会、三原县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红拳青少年推广交流中心承办,全国各地红拳推广交流中心协办的2020"非遗传承,健康生活"第六届全国青少年红拳(网络)大赛于2020年8月27~30日在西安雅阁会议中心举办。参加开幕式的有:
-
非遗 中国·青阳 首届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大展征稿启事 2020-06-01
征集内容:在全国范围内征集,用镜头记录非遗及非遗传承人故事的作品,充分立体的展现他们的社会化。通过对非遗项目及传承人进行抢救性记录,用影像保存非遗的精湛技艺,留下珍贵文化基因。征集时间: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31日(投稿须在此期间内送达)
-
首届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大展征稿启事 2020-06-01
征集内容:在全国范围内征集,用镜头记录非遗及非遗传承人故事的作品,充分立体的展现他们的社会化。通过对非遗项目及传承人进行抢救性记录,用影像保存非遗的精湛技艺,留下珍贵文化基因。征集时间: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31日(投稿须在此期间内送达)入展作品荣誉设置及稿酬:入展作品120件,稿酬各人民币800元。以上均颁发荣誉证书,可按中国摄影家协会规定累积入会申请积分。主办方将从稿酬中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
首届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大展征稿启事 2020-06-01
征集内容:在全国范围内征集,用镜头记录非遗及非遗传承人故事的作品,充分立体的展现他们的社会化。通过对非遗项目及传承人进行抢救性记录,用影像保存非遗的精湛技艺,留下珍贵文化基因。征集时间: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31日(投稿须在此期间内送达)入展作品荣誉设置及稿酬
-
首届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大展征稿启事 2020-06-01
征集内容:在全国范围内征集,用镜头记录非遗及非遗传承人故事的作品,充分立体的展现他们的社会化。通过对非遗项目及传承人进行抢救性记录,用影像保存非遗的精湛技艺,留下珍贵文化基因。征集时间: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31日(投稿须在此期间内送达)入展作品荣誉设置及稿酬:入展作品120件,稿酬各人民币800元。以上均颁发荣誉证书,可按中国摄影家协会规定累积入会
-
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与非遗保护的探讨 2020-06-01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二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它成为国际上非遗保护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我国自2004年加入这个公约以来,在法律法规、名录制度建设、保护传承实践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本文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为基础,简要对比文化领域的三个国际公约的异同,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探讨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紧密相关的关键概念,并就当下保护非遗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进行阐述。
-
再议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对新时期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些思考 2020-06-01
加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成为《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重要板块。而我们对非遗传承与发展的努力亦非一朝一夕。从有识之士的呐喊,到系统性学术研究和梳理,再到政策的扶持与平台的搭建,这一路走来并非没有弯路、绕路,也因非遗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散性、零碎性和多元性,因此我们在构建保护工作的时候需要抽丝剥茧找到问题,然后再去针对性解决问题。如今我们亟需将非遗保护工作导向“有的放矢”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