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41)
分类筛选新闻(42)
新闻(4)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241)
非遗名录(42)
非遗资讯(2)
学术交流(2)

共检索到 287 条数据

  • 迎世遗·非遗传承健康生活——2020“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在福州三坊七巷圆满举办 2020-06-01

    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福建省艺术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各设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平潭综合实验区旅游与文化体育局、福州古厝保护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茶叶学会、福建省老字号协会共同协办的“迎世遗.非遗传承健康生活2020‘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于6月13日在福州成功举办。

  • 张春丰:黑土地上升起的新“转”星 2020-06-01

    东北人的标签,能跟小鸡炖蘑菇、酸菜炖粉条耳熟能详的,怕是那"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二人转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艺术,塑造了兼备"说唱扮舞绝"各项绝技绝活儿的民间达人形象,烘托出了东北这片黑土地上火辣辣的乡土乡情,二人转越发成为东北人行走江湖的骄傲。2006年,这一具有200多年历史、传承群体众多、影响力广泛、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被国务院评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15年,来自于铁岭民间艺术团、出生于1980年的张春丰被评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一项古老的民间艺术,一位年轻的非遗传承人,爱与被爱、成全与被成全的故事在他们之间上演着。

  •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政策解读 2020-06-01

    2019年11月13日,《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经市政府第15届9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为做好该规章的实施工作,具体解读如下:一、《办法》出台背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对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极端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民族丰富灿烂的传统文化

  • 楚雄:非遗传承创新的盛会 2020-06-01

    2019年7月25—27日,全国二十余所高校、研究所的近百名专家和博士生、博士后,齐聚云南楚雄师范学院,出席第三届滇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创世神话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城市社会与文化建设博士、博士后论坛同时举行。这次非遗盛会由楚雄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华东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应用研究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等单位主办,《非遗传承研究》编辑部等单位为支持单位

  • 完善保护 薪火相传 2020-06-01

    5000多年的华夏文明古国历来重视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书画、雕刻、戏曲、舞蹈等无一不展示出源远流长薪火相传的壮阔历史,正是它们在告诉世人,有些技艺,有些人,有些美好的品德,有些家国情怀,不能忘记。近年来,“非遗”作为一个概念在我国已经家喻户晓,并且随着地方、国家和国际层面展开的保护实践及其空前的影响不断深入人心。而在十多年前的中国,人们刚听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名词时,往往都说不清楚这到底是什么遗产。

  • 非遗传承与刑法冲突的困境破解 2020-06-01

    作为人类文明智慧的重要表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早已举世瞩目。2004年,我国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这也标志着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正式启动。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的出台,为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并提供了指导与保障。然而,非遗本身于形式及内涵上存在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使得对其保护与传承难以遵循统一的措施与标准。

  • 关于非遗传承的思考 ——以皮影戏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的概念由联合国自1977年开始提出,1982年设置了专门的非遗部门(non physical cultural heritage)。而后,为了避免将物质与非物质两个对立的标准来表述文化财产的概念,在1992年将其英文名称改为"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即译为"无法确定形态的文化遗产"。而我国则一直沿用了联合国最早使用的表达方式,即"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2003年第32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于2004年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此后,我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的建立上不断完善,并于2011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法律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