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3 条数据
-
“非遗”语境下乡村民间信仰文化保护与重塑 ——基于福建南平樟湖的田野调查 2020-06-01
非遗语境下,乡村民间信仰文化趋向于作为民俗特色和文化资源得以保护和重塑,总体呈现多元繁荣的态势。以福建南平樟湖为例,目前多种信仰崇拜作为民间信仰项目被列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非遗"也放大了现代性对乡村民间信仰文化的冲击,如锐化了樟湖民间信仰信众代际断裂、信仰竞争力减弱、主动参与热情降低、参与需求多样化和文化软治理能力下降等问题。需要从处理好传承传统与学习先进的关系入手,站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立场,站在历史客观的角度与民众的身边,重塑"非遗"语境下的民间信仰文化,使其成为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公共文化。
-
城镇化进程中衡阳农村居住区公共空间视觉艺术重塑研究* 2020-06-01
农村居住区公共空间视觉艺术的重塑是延续农村风俗与文化、传承农村非遗、传承中华文明的需要,是实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美化农村,振兴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研究衡阳农村居住区公共空间视觉艺术的现状与建设途径,从规划设计与改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农村风俗节庆、民间投资建设、艺术家的创作、高校合作与设计竞赛等方面来重塑农村居住区公共空间视觉艺术。
-
公共艺术实践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20-06-01
近年来,公共艺术的实践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为地方文化重塑和文化遗产传承创造了新的条件。公共艺术和非遗分属不同范畴,公共艺术是公众能够参与的艺术项目,而非遗是依靠传承人世代延续的文化,因此两者在结构、"公共性"与"在地性"等方面有许多异同之处。本文旨在厘清这些异同,以便更好利用公共艺术的特质激发非遗传承和创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