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2 条数据
-
非遗保护中的文化重构研究 2020-06-01
近几年来,非遗的保护成为社会中的热点话题。伴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开展与深入地研究,我国的非遗保护有了质的飞跃。这当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着两方面,一是文化具有多样性,二是其是作为政治文化的一个标识。以上两点确定了非遗所涉及的范围并非简单的物品,而是关乎民族的情感以及价值观念的互相认同,这也就意味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个民族世代相承,并且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文化。但在保护的过程中仍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何将地方的非遗文化转变为公共的文化,以此来更好地进行保护,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从非遗文化重构的困境入手,研究如何进行有效的非遗文化重构,探究其可行的道路,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相应的借鉴与思考。
-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范式深化与重构——以“岳州窑非遗项目”为例 2020-06-01
随着数字技术的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范式由此进入一个深化与重构的过程。本文以岳州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字化传承为例进行研究,提出数字化传承途径及其方法,旨在深化岳州窑传承范式,使岳州窑非遗项目从基本的传统技艺数字化传承与保护上升到新型陶瓷产业创新发展的颠覆性重构。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法”理念* ——对《文化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解读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文化的表达与文化的文法"两部分。《文化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文化人类学视角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法"理念,从话语权与文化文法的关系、非遗特征、文化重构、文化场域四个角度出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法"理念进行解读。该著作从认识到实践进行了文化反思,"文化文法"将是相关主体在今后开展非遗保护活动的切实理论纲领与实践指南。
-
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电影化重构 2020-06-01
本文从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主要特点和价值分析出发,论证了其电影化重构的必要性。同时,从电影的影像来源和案例分析入手,分别阐述了此非遗电影化重构之可能性。最后,对该非遗电影化重构的当下问题和未来方向做了梳理和展望。
-
基于“互联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重构研究 ——以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锡绣数字化传习工作坊为例 2020-06-01
数字化重构是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而出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可以借助数字化重构技术,非遗数字化重构的设计需要遵循尊重技艺的设计再现和情感化的个性体验原则。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锡绣数字化传习工作坊通过一年多实践,较好地印证了非遗数字化重构的策略。
-
从“遗产”到“资源”:辽河口“渔雁文化”的承续动力与意义重构 2020-06-01
渔雁是辽河入海口区域古已有之的一个特殊生计群体,其口承叙事已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渔雁生计之路在辽河口的开凿,成就了一个文化与文明的特殊通道,使该区域沉积了异于其他生计文化的文明累层。渔雁文化内隐的实践理性与资源潜能,在"非遗后"被逐步认知和开掘,在区域社会的发展中显现出积极的动能与不可替代的价值。对这一古老文化传统重新审视,剖析其绵延至今的承续动力,解析其从"遗产"到"资源"的实践过程,对于当下我国乡村振兴中认知、开掘传统文化遗产的"杠杆"功能,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化与拓展,无疑具有普遍性的启示意义。
-
非遗旅游中国家的技术在场 ——2018秦淮灯会考察 2020-06-01
当“技术世界”成为当下国家与社会生存的“自然”,国家将技术作为工具和载体出场将是国家在场的主要的和高效的方式。2018秦淮灯会通过国家的技术之口、技术之手和技术之眼诠释了国家的技术在场,通过对节日时空的技术分隔向游客提供了节事狂欢与假日休闲两类不同体验的非遗旅游产品,也使南京的元宵观灯习俗重构为动态的风俗与静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的事象。
-
线性文化遗产的空间解构与重构研究 ——以大运河江苏段为例 2020-06-01
文章以列斐伏尔的"空间实践、空间再现和再现空间"空间三元辩证法对大运河江苏段进行了空间解构与重构,从"空间实践"角度研究其世界遗产区、遗产点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再现"是从政府、开发商两个角度进行揭示,政府为空间生产的规划者、协调者,开发商进一步推进了空间的更新演变;"再现空间"则从沿岸居民和旅游者两方面进行剖析,大运河江苏段开发需要保护沿岸居民的利益,同时,旅游者作为大运河江苏段空间的使用者,可以对旅游区进行空间生产。利用空间三维辩证法对大运河江苏段的空间生产机制进行解析,突出大运河江苏段"千年运河江苏原点"的精神符号,以期改善并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抑制遗产地空间商业化氛围,使居民生活空间置换的现象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