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58)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158)

共检索到 158 条数据

  • 留下历史存照 助力雄安腾飞——雄安新区音乐类“非遗”系列考察摄录研究工作回溯 2020-06-01

    2017年4月1日国家决定在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三县设立雄安新区,这一地域即将迎来沧桑巨变。为了给巨变之前这一地域的传统文化样貌留下历史存照,为文化雄安的建设理清本土文化资源存量,我们京津冀学者联合考察团队会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河北大学出版社、保定市“非遗”保护研究中心等单位,对雄安新区境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全面普查,并对音乐类非遗项目进行了系列考察摄录和研究。这项

  • 万载“开口傩”的文化渊源和现代发展* 2021-08-26

    万载“开口傩”的文化渊源和现代发展*

  •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小学传承的瓶颈问题研究 ——以云南壮族《坡芽歌书》为例 2020-06-01

    中小学校是培养祖国未来接班人的摇篮,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学习教育对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至关重要。但由于学校缺乏重视、非遗师资力量缺乏、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形式单一以及学生缺乏音乐类非遗方面的实践等原因,导致中小学音乐类非遗传承效果不佳,出现了严重的瓶颈问题。以云南壮族《坡芽歌书》在中小学传承的现状为例,对这些瓶颈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建设、创新教学内容和手段、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艺术文化类课外实践活动以及完善民族地区特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些相对应的措施,以期音乐类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引起更多人的重视。

  • 武陵山区民族音乐非遗保护与开发利用分析 2020-06-01

    武陵山区处于我国华南中部,是一个拥有深厚音乐文化底蕴的地区。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武陵山区的人民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民族音乐文化遗产。本文首先分析我国民族音乐非遗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意义,其次阐述武陵山区民族音乐非遗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和问题,最后提出具体的实施举措并作出总结。

  • 江西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与产业化研究 2020-06-01

    本文从传承发展与产业化的角度近距离观察当前江西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近况,通过从典型性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体的整理到分析,从传承人的保护到原生态与活样性的传承发展,从某区域的地方艺术形式到各地间的文化交流,从以非遗传承人为核心能量发展为民间艺术、舞台表演、课堂文化的发展样态,到从单一的艺术形式走向多样化的融合形式等多方面进行探索研究,意在对江西省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积极能动地发挥音乐类非遗的时代性特点,促进新时期下音乐类非遗产业化发展贡献点滴力量。

  • 长江流域民歌非遗代表项目的地理分布* 2020-06-01

    我国政府于2004年8月宣布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十多年的推进,现已先后批准并公布了四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章以长江流域298项民歌非遗代表项目为对象,运用分区统计、专题图呈现的方法对长江流域青藏、滇黔、巴蜀、荆楚、吴越五大音乐文化区的民歌代表项目之地理分布进行观察。一则客观呈现研究对象的空间现状,二则为相关部门决策及学界的深度研究提供基础依据。

  • 福建南音馆阁现状调查报告(上) 2020-06-01

    众所周知,以福建省泉州地区为代表的闽南区域文化——南音,是一朵弥足珍贵的中华优秀传统艺术奇葩,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 ,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 ,被学界誉为"中国音乐史活化石"。作为与昆曲、古琴等全国性的中华优秀民族艺术品类并驾齐驱的"双料""非遗",南音无论历史价值还是现实意义

  • 新媒体语境下非遗数字化保护的思考与传承教育 ——以广东省音乐类非遗为例 2020-06-01

    一、前言自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新媒体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成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广东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尤其是音乐类非遗给人以多层次和丰富的感受。对于广东省音乐类非遗的学术研究,正逐渐从单一转向多角度的研究,文化遗产数字化是研究的热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