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80)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180)

共检索到 180 条数据

  • 文教融合中地方高校推动区域非遗传承的实践 ——以武汉纺织大学为例 2020-06-01

    [研究意义]地方高校是区域文化中心,聚集了区域内众多资源,是区域文化建设的重要驱动力。地方高校所具备的人力、物力、智力和学科融合、科研平台、学术氛围等优势,为区域性非遗的传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文教融合中地方高校推动非传承的实践研究较少。文章以武汉纺织大学为例,分析了地方高校推动区域性非遗传承,实现文化和教育深度融合,以期对地方高校推动区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实践研究者者起到参考借鉴作用。[研究方法]文章通过经验总结法、案例分析法、田野调查等方法,对地方高校推动区域非遗传承的可能性,武汉纺织大学推动区域非遗传承的实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地方高校的职能契合了非遗传承的需求;地方高校的参与提高了非遗传承的能力;非遗保护传承提升了地方高校办学水平。探索出"科学研究为基础、教育教学为抓手、创新开发为途径、保护传承为目标"地方高校推动区域非遗的系统化保护传承之路。

  • 高校非遗教育的意义及其实现策略 2020-06-01

    保护文化遗产使其能够永久传承下去,是高等院校的重要责任和义务。在此对在高等学校中开展非遗教育的重要意义及实现策略方面进行探析,提出充实和完善非遗数据资料、建立非遗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教学改革等方法,旨在推动高校课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结合。

  • 国粹传承之路新探——非遗广东汉剧进校园 2020-06-01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价值观念的多元化,许多非物质遗产戏曲文化正在逐渐消失。广东汉剧作为广东本土的非遗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传承着中华民族活态的文化基因,对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具有重大的价值意义,因此,非遗戏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研究以高等学校为主要传播平台,探索国粹戏曲文化传承的意义和新路径。

  • “互联网 ”背景下侗锦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赋能化传承创新发展研究 2020-06-01

    伴随着“互联网 +”大背景的形成,侗锦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赋能化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融入文化创意,聚焦时代环境,创新专业教学,就显得至关重要。“互联网+”技术平台与侗锦非遗校园赋能相结合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传承、研究,目前已经是设计创新专业整体开拓与彻底优化的枢纽。 本论文结合当前地方文创产品设计开发要求,融入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设计开发地方文创产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究高校设计开发地方侗锦文创产品的具体策略。

  • 甘肃省高校音乐类“非遗”项目静态保护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2020-06-01

    2014年音乐教育家孔庆浩教授率先提出在甘肃高校建立西北最全的地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展馆的构想,由此得到了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音乐工作者的热情响应和兰州城市学院的大力支持并确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展馆"(以下简称"研展馆")建设项目。"研展馆"展厅面积280平方米,展示文献包括:实物文献、纸质文献、影像文献三大类,重点展示敦煌乐器、青铜乐器、西北民族乐器以及甘肃地方音乐数字媒体库等为学者研究西北民族音乐提供查询、交流、展示平台,同时通过"研展馆"建设实践也为我国音乐类"非遗"项目静态保护模式提供积极探索。

  • 非遗视角下地方戏进高校理论初探 ——以“大石车灯戏”为例 2020-06-01

    大石车灯戏是临海地区特有的地方戏样式,2007年入选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地方戏发展受到束缚,表演形式日渐式微。地方戏进高校,凭借高校各类资源,以科研创新、课堂授课等形式传承地方戏文化,并进一步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播,使得传统地方戏焕发新的活力,为其他地方戏传承提供更加完善的模式参考。

  • 以全人教育理念构建中国高校非遗舞蹈教育 2020-06-01

    中国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多样,这些蕴藏着民族历史文化记忆的传统舞蹈为高校舞蹈教育提供了丰厚的教学资源.然而,非遗舞蹈教育如何在保存和延续的双重难题下实现活态传承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全人教育的核心理念为出发点,从全人教育的教学观、课程观角度,探寻全人教育视角下的高校非遗舞蹈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构建具有文化内涵的中国高校非遗舞蹈教学模式.

  • 音乐类非遗融入高校教学的模式探讨 2020-06-01

    近些年来国家文化部门制定并颁布了较多非遗的相关政策,更加重视民族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与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是,在非遗传承的道路上仍然需要创新理念,创新方法,创新途径,从而增强其传承的能动性。然而“非遗”高校活态传承就是一个较好的创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