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后”时期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浏览量:0次 发布时间:2020:06:01
【类型】文献
【题名】“非遗后”时期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作者】张朝琨,刘金燕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归纳在"非遗后"时期背景下,保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非遗保护的研究中汲取灵感,为当今及未来的体育非遗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对市场的过分投入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变异;政府的"功利性"保护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沦为"政绩砝码";城市的迅猛扩展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受到侵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现认同危机;传承人的渐渐老化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无人。建议:保护传承主体,营造活态传承模式;加强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奖惩鼓励制度;做好非遗项目分类工作,加强市场准入鉴别机制;全方位多角度地看问题,突出体育非遗保护的整体性;提高对体育非遗的文化认同和自信,助力体育强国战略目标。
【年份】2020
【期号】第11期
【作者单位】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
【全文阅读】获取全文
相关文章
- 1、我国非遗保护的认识与实践 作者: 项兆伦
- 2、郝庆军:不断拓宽非遗保护实践的边界和版图——对两办《意见》第三部分的解读 作者: 暂无
- 3、朝戈金:非遗保护:从“纸上”到“指尖”的淘宝路 作者: 暂无
- 4、王文章:把握非遗规律,坚持守正创新 作者: 暂无
- 5、刘魁立:非遗保护的回望与思考 作者: 暂无
- 6、同护文明薪火让非遗"活"起来——谈重庆市巫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作者: 吴凤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