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身份合法化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实践主体建构 ——以贵州省思南县傩文化传承为例
浏览量:0次 发布时间:2020:06:01
【类型】文献
【题名】文化身份合法化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实践主体建构 ——以贵州省思南县傩文化传承为例
【作者】张媛,柏贵喜
【关键词】 文化主体意识 文化保护与传承 活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完整性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制度与传承人制度是我国"非遗"保护的重要举措,对保护、传承与传播传统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非遗"保护的"完整性"、"活态性"特质要求文化保护过程中厘清政府、地方社区与传承人之间的权责关系,在文化传承实践中发挥三方优势并凝成合力。"非遗"保护工作需要强调"人"的文化主体性、提升个体"文化自豪感";"赋权"地方社区、文化遗产持有群体更多的话语权与决策权;在人们的文化实践中寻求传统文化基因向现代意义的转化。"非遗"采用主位承袭方式继承与创生"活态"文化有益于尊重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性,有益于增强人们对精神共同体的认同感,有益于培养地方社会"文化民主"意识。在物质文明不断进步的时代,人类生命的丰富性同样需要尊重。将优秀的文化基因传承下去,既是人类的责任也是共筑"精神家园"的文化主体意识的展现。
【年份】2020
【期号】第5期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全文阅读】获取全文
相关文章
- 1、从视觉完整性简析世界文化遗产的完整性评估与保护 作者: 孙燕